返回
首页 > 江苏省景点

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纪念馆6(6/共7页)

  • 景点名称:史可法纪念馆
  •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梅岭小学对面)
  • 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史可法纪念馆
  • 区域编码:321003
  • 介绍

    史可法纪念馆又名史公祠,位于扬州护城河畔,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同治九年重建,祠门朝南,东墓西祠,是纪念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地方。秋天的银杏,冬日的梅花为纪念馆更添英气。清军在攻陷北京后,史可法孤军坚守扬州城,兵败后被杀,扬州被屠城十日,这一历史在金庸的小说《鹿鼎记》中也有描述。悠悠护城河流经史可法纪念馆门前,河上有一座稍宽一点的大桥,名史公桥,另有一座直通纪念馆正门、仅供行人行走的小桥。进门后首先看到飨堂,两侧有清张尔荩撰写的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正中端坐着史可法塑像。飨堂后是史公墓,由于史可法就义后,后人没有找到遗体,所以墓冢里埋的只是衣冠。墓冢两侧有海内外名人为史可法题写的字词。在史可法纪念馆内,可以看到史可法的手迹、珍贵的文物,了解史可法及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此外,广陵琴派史料陈列馆也在景区内,馆内陈列着古琴、绘画等文物,有时候在这里还能看到古琴表演。

    开放时间

    全年 周二-周日 09:00-17:00开放;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史可法纪念馆地图位置(模拟)

    史可法纪念馆精选点评

    扬州史可法纪念馆,位于天宁寺附近,靠近东关街历史街区。 馆内建筑古色古香,亭台楼阁诗词歌赋样样齐全,扬州十日的硝烟仿佛尚未散去,为史公点赞。
    梅 红 报国赴死愿随同, 愧负亲恩为全忠。 泉下相候誓与共, 碧血丹心化梅红。
    小众,文化底蕴深厚,推荐,隔壁寺庙是乾隆下扬州行宫。
    琴韵花香史公祠 扬州是一座慢生活的城市,也是一座敬仰英雄的城市,乘坐游1如果路过史公祠站,公交会有一小段介绍史可法的生平。 史公祠位于扬州闹市区,安静清幽,不需门票,不用预约,门口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参观了。 前半段是史可法的衣冠墓和祠,当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现在的季节粉团月季等多种花卉开的灿烂,还有一方小水池锦鲤游动,鸟语花香。 后半段广陵琴社也坐落于此,二楼有古琴展览如果运气好的好有古琴老师在此演奏。 这里地方并不大,绕一圈大概20分钟,如果仔细参观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沧海桑田,扬州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如今朗朗书声,琴韵阵阵相伴于这位民族英雄,若是泉下有知,史公应感欣慰与释怀吧。 如果扬州游玩时间宽裕,不妨把史公祠纳入你的行程。
    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在史可法纪念馆内,可以看到史可法的手迹、珍贵的文物,了解史可法及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进门后首先看到飨堂,两侧有清张尔荩撰写的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正中端坐着史可法塑像。
    今天我的关注点在史可法,索性在馆里休息的时候发一篇小文。 史可法率领数千兵卒抵挡清军二十四日,后被破城俘虏,不从被杀,然后就是著名的扬州三屠,扬州百姓十日内被多铎屠城三次。史可法成就不屈英名,但后世到底如何评述? 史可法在城破前也干了一些愚蠢的事情,没有及时拥立新君,在明朝大将高杰被叛徒杀害后,为了清名不愿意收高杰儿子为义子,致使很大一支抗清队伍降清。 真的很难评述,现在有太多的立场很难去选择。
    史可法纪念馆,这个纯属误打误撞,原本打算去朱自清纪念馆,可惜来不及了,路边临时发现史可法纪念馆,想着要是个扬州城的名人,门票免费,就进去了。看到对史可法生平的介绍,想到孩子五年级语文正好到从一个事件发现这个人特点,用四字成语概括出来的地步。立马考了考孩子。 史可法面对犯错下属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人物特点:铁面无私。 史可法面对清军多铎威逼利诱,拒不投降,人物特点:大义凛然。 史可法任职户部期间,增派对辽作战军饷,严防清军入关,人物特点:洞察先机,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 哈哈,一系列四字成语考完,我很得意,感觉出来玩,也学习了。
    史可法纪念馆是纪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历史遗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广储门外街24号,扬州梅花岭畔、南临古城河、史可法路南端,内建明代史可法的衣冠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 史可法纪念馆内环境优美,银杏参天,四季花木怡人。所陈列的史可法文物史料内容丰富完整,是扬州市一个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也是极好的旅游胜地。 现今的史可法纪念馆已修葺一新,已成为融历史、文物、风景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飨堂内端坐着史公的雕像,沉着之概,深思之神,使人仿佛见到“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扇,冬不裘,寝不解衣”的一代忠臣;墓园内绿柳、翠竹、劲松、寒梅,清幽而肃穆,幽雅且宁静,飨堂前两珠银杏,已有200多年历史,粗大、高直、浓荫蔽天,犹如两杆旗帜,亦似两方丰碑,为墓园添色,为史公壮威;遗墨厅中,有史公《复多尔衮书》、《临难家书》,有他的墨迹联对:“琴书游戏六千里,诗酒清狂四十年”,“涧雪压多松偃蹇,岩泉滴久石玲珑”,“斗酒纵观廿一只,炉香静对十三经。”尽管有些是拓本,但史公的遒劲笔力、豪放的气概充溢字里行间。梅亭前,池塘一方,池塘之北正是梅花岭,岭上寒梅虬劲,香溢池水,端坐亭内,漫步池边,“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的诗情画意顿时涌出,令人陶醉其间,乐而忘返。
    最早听到史可法的庙应该是小学时看鹿鼎记。里面有康熙敕令修的庙。后来喜欢历史才知道,史可法,历史人物很复杂。但在那个明朝大臣争相投降的时代。史阁部的历史地位我觉得不亚于陆秀夫。
    史可法纪念馆史可法纪念馆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