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浙江省景点

戒珠讲寺

戒珠讲寺4(4/共8页)

  • 景点名称:戒珠讲寺
  • 地址:书圣故里景区内
  • 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戒珠讲寺
  • 区域编码:330602
  • 介绍

    戒珠寺据说原来是王羲之的故居,也叫做“戒珠讲寺”。寺院里面并不大,因为与王羲之有关的一段传说而出名。

    相传王羲之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白鹅,二是喜欢珠子。为了让十指灵活有力,增加书写的气势,他随身佩带一颗明珠,不时握在手掌中,来回摩挲。

    一天,王羲之手搓明珠站在池畔观赏白鹅戏水,忽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羲之随手将明珠放在桌上,与这位僧友聊天。其间,又有人来见王羲之,于是他请僧人稍候,出去会另一位客人。谁知,等他回来后桌上的珠子却不见了,王羲之就怀疑是这位僧人所为,虽然不便明说,脸上却流露出鄙夷之色。僧人无端遭此不白之冤,却有口难辩,没多久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没想到,王羲之家中的一只大白鹅也突然病怏怏的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家人感到奇怪,剖开鹅的肚肠,竟发现了那颗明珠。原来那天大白鹅误把明珠当饲料吞进肚里了。

    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那位僧友,想到自己竟然为了一颗珠子,伤害了自己很真挚的朋友,非常难过,于是戒掉了玩珠子的癖好,把整座住宅捐给了佛门建寺庙,用来悼念僧人也告诫自己。

    戒珠寺有一个特别之处,大部分寺庙,都在入口附近供奉着韦陀像,但戒珠寺供奉的却是王羲之像。

    开放时间

    1/1-12/31 08:30-17:00开放

    戒珠讲寺地图位置(模拟)

    戒珠讲寺精选点评

    从书圣故里街区的牌坊走进到前,便能看到戒珠寺。戒珠寺原为王羲之的住宅,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洁白,犹如珠玉”。 王生前最喜欢鹅和珍珠。一天他在家里玩赏一颗宝珠时,一位僧人前来造访。王随手将珠子放在桌案上招待客人。这时又有一个朋友来仿,王请僧人在屋内稍候,自己出去会那个人。王回来时发现桌子上的珠子不见了,便怀疑僧人拿了。虽不便明言,但脸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却有口难辩,回去后郁闷而死。几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鹅也死了,刨腹一看原来是鹅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从此戒掉赏珠子的习惯,并舍宅为寺。其实通过这件事,王羲之在后面的《兰亭集序》中也有感叹:“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是乘坐着绍兴有名的人力三轮车前往的,路上还经过了典故竹扇题字的古桥。王羲之故宅戒珠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南麓,在西街上,蕺山街 北端。依山临街,幽偏适中,寺内殿廊洁净,佛相庄严,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在导游介绍得知戒珠寺的由来,是王羲之无端怀疑僧人偷窃自己的明珠,导致僧人为名而死,自此他戒绝了玩珠之癖,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僧人,于是就把整座住宅和田园的山林一并捐给了佛门建寺庙,并亲笔为寺庙题写横匾“戒珠寺”,悬挂门上,用来悼念僧人也告诫自己。
    戒珠寺又称戒珠讲寺,在书圣故里景区中的西街,是整个景区零散景点中比较值得参观的一个景点。这个戒珠寺据说原来是王羲之的故居,后来王羲之因为遗失一颗珠子,而其友人一位僧人因当时在场,觉得无法说清这件事,最终郁郁而亡。王羲之后来就舍宅建寺,并解除玩珠子的爱好。这个戒珠寺因此而得名。 这个寺院现在也就是一进院子。寺院本身变成了书法作品的展厅。看看也还不错。
    戒珠讲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南麓,在西街上,依山临街,幽偏适中,寺内殿廊洁净,佛相庄严,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原为晋王右军王羲之别业,寺内现辟有王羲之陈列室,为中外游客所瞩目。
    戒珠寺屡毁屡建,现存山门、大殿和东厢等建筑,为1924年重建。山门楹联“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样庄严。”原为张大千所撰写,“文革”遭劫,现是后人重书。1983年重修山门、大殿和寺外的墨池,并正式对外开放。
    王羲之故里,年代太久远了,没什么可看的了。
    琅琊王氏王羲之应该算真正的名门,他们那种家族内关于学文书法的比试和传承。已经形成一种氛围和精神吧,有点像亮剑里李云龙说的那种英雄是以团体出现的。所以他们家光五品以上的官员199人。
    小时候学校门口的寺 人很多还可以
    戒珠讲寺戒珠讲寺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