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颐浩禅寺

颐浩禅寺14(14/共14页)

  • 景点名称:颐浩禅寺
  • 地址:迎祥街12号
  • 地理位置:上海市青浦区颐浩禅寺
  • 区域编码:310118
  • 介绍

    颐浩禅寺,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始建于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以相国吕颐浩故宅为寺,故得名“颐浩寺”。

    开放时间

    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颐浩禅寺地图位置(模拟)

    颐浩禅寺精选点评

    颐浩禅寺位于金泽古镇的门口,金色比较显眼。门票5元,还是挺值的。寺内有一颗巨大的古银杏树,据说落叶都不扫的,深秋会是一片金黄色非常美,可惜是冬天过去,叶子已经掉光了。寺庙不大,有包括大雄宝殿在内的多个小殿,都可以拜一拜。
    颐浩禅寺位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寺前街12号,建于宋景定元年(1260年),相传原为南宋宰相吕颐浩故宅舍寺而得名,这也是全国唯一用宰相的名字命名的寺庙。颐浩禅寺曾经是江南最牛的寺院。民间有“寺屋一藏,5048间,为江南之冠”的说法,寺内的南宋古银杏树,至今已有700多年树龄了,依然枝繁叶茂。
    来青浦区金泽镇玩,总会去一下颐浩禅寺,当地公交车也专门有该寺的站名。 其历史悠久,北宋年间就有了其前身,南宋年间宰相呂颐浩的宅为寺,便有了这个寺名。 如今的现寺是差不多三十年前复建的。从留下的遗址来看,原来的寺院确实大。
    以宋朝宰相的名字命名的寺庙,安静的坐落在金泽镇,一座名叫普济桥的边上,但是奇怪的是,他划在景点的外侧,可能是去的人比较少的缘故吧。
    它始建于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以相国吕颐浩故宅为寺,故得名“颐浩寺”。尽管说,历经宋、元、明、清等四朝代现在其规模大如前,但其悠久历史带给金泽古镇的文化沉淀并不亚于上海其它古镇。
    金泽古镇的颐浩禅寺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相传前身为宰相吕颐浩故宅,故得名,1938年古寺毁于日军炮火,现在的颐浩禅寺是在一处残存殿宇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小寺。寺内有一株650多年树龄的南宋古银杏树,寺外不远处的林地里还有两株古银杏树,;寺内还有一处名曰“不断云”的云纹刻石,相传为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手迹,原为古寺佛殿的装饰性建筑部件,后人将这些残存的云纹刻石围成一座小荷花池,池内无水。三株古银杏树和“不断云”石刻断石都是颐浩寺的历史血脉,也是现在的颐浩禅寺镇寺之宝。
    一个还不怎么为人知的小禅寺,据说以前很大,在青浦金泽镇上,香花券只要五元,寺内大殿前有一棵700多岁的古银杏,树身高耸挺拔,树冠硕大,现在银杏叶已经变黄,金灿灿的很漂亮,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叶子,为了游客拍照也没扫掉。
    颐浩禅寺,位于金泽古镇的东侧、古镇核心游览区的入口,是游览金泽古镇的必打卡景点。 禅寺始建于宋代,后毁于战火,于1992年在原址重建。 寺内现存的唯一古物,是树高25米、主干挺拔高大、种植于元代初年、树龄700余年的古银杏树。 深秋初冬季节,银杏的树叶由翠绿色变为金黄色,并渐渐飘零。每逢此时,满树金灿灿,满寺黄金甲,构成了寺庙最美的秋天景色。许多市民和游客专程从市区赶来,欣赏这秋景绝佳处。 趁着天空放晴,驱车60公里来到金泽古镇。穿过牌坊,走进禅寺,顷刻间就被眼前的景色所陶醉: 红柱黄墙黛瓦,同绿枝黄叶争奇斗艳;黑黝黝的端庄香炉,与金灿灿的挺拔银杏交相辉映。 黄叶间,小姐姐们忘情地拗着造型;房檐下,拍客们专注地选着机位;空地上,孩儿们尽兴地洒着树叶,各得其所,好风景带来了好心情! 小贴士:禅寺门口、迎祥街和金中路交叉路口的东南侧,设有景区停车场,自驾停车非常方便。
    颐浩禅寺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古镇,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曾经盛极一方。寺内有一颗600多年银杏树。这里可能是远离市区,游客不是很多,也就可以安安静静的观赏和拍照。
    以前来过一次金泽古镇,但是没注意到这座寺庙,这次来正好是这颗古银杏的观赏期,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这颗银杏树,不过想看全貌的话,要五块钱的门票,五块钱是不贵,不过对于收费的寺庙就是不想进去,就在外面看看吧,自驾去的话停车免费。
    颐浩禅寺颐浩禅寺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