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圣弥额尔小堂

圣弥额尔小堂1(1/共4页)

  • 景点名称:圣弥额尔小堂
  • 地址:西坟马路西洋坟场
  • 地理位置:
  • 区域编码:0
  • 介绍

    圣味基坟场位于澳门西坟马路,建于1854年。圣味基坟场与其他坟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人阴森的感觉,这里坟墓的造型各异,很具有艺术气息,绿化环境也很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圣弥额尔小堂精选点评

    这是一个基督教坟场里面的教堂,是为采用基督教礼仪办葬礼的教堂。
    圣味基坟场位于澳门西坟马路,建于1854年。圣味基坟场与其他坟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给人阴森的感觉,这里坟墓的造型各异,很具有艺术气息,绿化环境也很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从墓碑上可以看见,中葡夫妻家庭比比皆是。
    觉得中国的墓地往往是庄重而压抑的,但是这里却是宁静而美丽的,大多数葬在这里的是从前生活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路过这里的时候,被那个漂亮的蓝绿色教堂吸引,看到外面的标志才知道是墓地,正值清明节就走了进去,看到很多基督教因素的天使和十字架,还有雕像,很精致漂亮,寄托着在世的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富有艺术美感。园里有很多花和树,这个季节,墓碑上有很多散落的花瓣,生命的逝去,似乎也变得不那么悲伤,而是变得宁静而祥和 教堂的颜色显得鲜亮活泼,哥特式的风格十分漂亮,冲淡了悲伤的气氛,长眠于此的人似乎只是去赴另一场天国的盛宴。看管教堂的人十分热情,邀请我进教堂参观,并且目送我出门。 圣味基小堂是墓地里一座绿色的小教堂,这明亮的颜色看上去很漂亮,也有些令人惊讶,因为这清新的颜色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它是传统的欧式教堂建筑的样子,外面有回廊,里面的神像背后有彩色玻璃。可以想象,以前在这里入葬者的家人就是在这座教堂里举行仪式向逝者告别。
    暑假的时候偷偷地筹划了一次澳门坟场之旅,不是为了好奇,只是因为发现澳门这些西式坟场(其实绝大多数已经不安排新的下葬)都很有建筑特色,各有各的特点。为了找寻这个圣味基坟场(俗称旧西洋坟场,与望厦坟场区分开,圣味基是葡萄牙语中一个大天使的名称),特意坐巴士在“塔石球场”站下车,其实塔石广场附近都有很多欧式风情的建筑如图书馆等,可惜携程没有塔石广场的攻略,要不然我就可以一并发图了。下车之后沿着地图指示走(一定要在关闸拿一份最新的澳门纸质地图,什么手机导航也没它准确),穿过几条马路上斜坡,外面的围墙是我最喜欢的薄荷绿,所以,即便是坟场,也少了几分可怖多了几分温馨。目前只开放半山坡的一个小门口,偶尔会有守园人替里面栽种的花草浇水。只要安静地走着,别乱拍照,别喧闹大声说话,守园人是不会阻止外人进去参观的。出于对逝者的尊重,里面没有拍照,但我想说,认真地阅读墓志铭,对人生的思考就会有所不同(虽然我不是教徒)。
    圣味基小堂外表很朴素的一个小教堂,它也属于龙环葡韵景区的一部分,整个教堂给人的感觉很安静和深邃进去之后让人感到心里很平静。
    这里确实是一个坟场。场地并不大,但是每一个墓碑都非常有特色。估计在市区里面,能够在这里下葬的,都不是一般人了,应该是大大户人家。对于游客来讲,最感兴趣的还是中间那个绿色的小教堂。
    基督教的坟场,本来是不想进去的,但是看到那个绿色的小教堂,还是会想去看看,这个教堂就像是镇住此地的一个神圣存在一样,给这里增添了一份安宁。
    无意间徒步走到这里,坟场一般也没啥可看,随意走走,宗教特色浓郁的坟场,全当文物看。澳门这个近代史很丰富的地方还是值得看看得。
    这里位于澳门西坟马路,设于1854年,当时位于澳门城外。中间有教堂,称为圣弥额尔小堂(CapeladeS?oMiguel,建于1875年)。其俗称中的“旧”是相对于虔信街的望厦坟场(“新西洋坟场”)而言。
    澳门圣味基坟场,一想到我们要来坟场给我的感觉就是阴森可怕,但是我们来到这里让我震惊的是这里的建筑非常的漂亮,有空可以过来看看
    圣弥额尔小堂圣弥额尔小堂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