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如升楼

如升楼1(1/共8页)

  • 景点名称:如升楼
  • 地址:龙岩市永定区如升楼(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西)
  • 地理位置: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如升楼永定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西
  • 区域编码:350803
  • 介绍

    如升楼是永定众多土楼中小巧玲珑的土圆楼,俗称“米升楼”,建于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小的圆楼。为什么命名为如升楼?是因楼小,像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米升”,许多游客称之为“袖珍土楼”。如升楼是单圈结构,楼周长只有56.6米,直径为18.2米,屋内天井圆形,屋顶瓦面内侧连缘为八卦形,外侧边缘为圆形。楼内住有六户人家,家居紧凑,井然有序。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开放时间

    具体开放时间以现场公示为准。

    如升楼地图位置(模拟)

    如升楼精选点评

    去龙岩出差,顺便去永定土楼逛一下,这个景区里面有很多土楼,圆形的方形的都有,如生楼是土楼群中最小的一个,是一个土做的圆形楼,与对面的福裕楼隔溪相望,这栋楼因为小,很多人就叫它“袖珍土楼”。这栋楼建于公元1901年,主人姓林,一共有三层楼,每一层有16间房,里面有粮仓、餐厅、厨房,还有一口水井。
    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
    如升楼是永定土楼中最小的圆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土楼文化民俗村内的洪川溪边,与福裕楼隔溪望。如升楼建于1901年,坐东朝西,单环,楼高3层,直径23米,小巧玲珑,被游客称为“袖珍土楼”。
    据说,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如升楼,洪坑里最有特色的土楼。如升楼在洪坑景区最里面,从如升楼门口就要往回走了。从远处看,如升楼就是个袖珍的小楼,这里也确实是土楼群里最小的所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升楼里面也有各种房间,住户也不少呢!
    “如升楼”的牌匾傍边的泥土都快掉下来了 所以还蛮特别的。小巧玲珑的 非常值得一看,蹭别人家的导游,那导游说如升楼是最小的土楼,确实感觉非常迷你,别有一番别样的感觉。当然,小巧玲楼的她跟对岸那两座看起来非常巨大的“光裕楼”和“富裕楼”行程了强烈的对比。里头非常别致,亦是土楼文化村较著名的土楼之一,值得一逛的。
    如升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内一条小溪边,是村内众多土楼中最小的圆楼,建于1901年,楼高3层,由于楼小,被称为“袖珍土楼”。
    如升楼坐落在福建省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北部,与福裕楼隔洪川溪相望。俗称米升楼,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故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坐东朝西,单环,土木结构,高3层,直径23米。每层16开间,内通廊式。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不开窗,设粮仓,三层为卧室。全楼只设一门,楼门、门厅与后厅(祖堂)同在中轴线上。楼内天井中有一口水井。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楼主林高林原先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他认为此地建房好,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土用了三年时间才建成这座最小的圆楼。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如升楼虽小,但五脏俱全。你振成楼能容得下一方天地,我如升楼同样可以,我天虽小,但同属于一片天。如升楼在洪坑景区靠里面走的洪升小学附近,对面就是福裕楼。楼已经有些残破,里面确还有人家在住。
    如升楼如升楼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