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浙江省景点

通济堰

通济堰8(8/共30页)

  • 景点名称:通济堰
  • 地址:丽水市都莲区碧湖镇堰头村边
  • 地理位置: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
  • 区域编码:331102
  • 介绍

    通济堰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名叫“堰头”的小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早的拱坝。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通济堰以引灌为主,是一个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由拦水大坝、进水闸门、三洞桥、渠道、叶穴等组成。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据村民说,护堰世家诸葛一家,世代在通济堰边居住,只要发现有堵塞渠道、砍树等破坏行为,便会出来制止。五十年代进行维护时,在大坝底部还发现古代留下的巨松基础,就是俗称“眠牛”的松木铺垫办法。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通济堰地图位置(模拟)

    通济堰精选点评

    丽水也有一个古迹,就是初建于南朝时期的通济堰,它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或许是世界上第一座拱形拦水坝。 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把力学原理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上,在松阴溪上建起了形式漂亮的拱坝,经历代修葺完善,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始建于南朝的通济堰,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大坝,是水利工程世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通济堰位于浙江丽水莲都区,这里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古堰、古樟、古村落……
    有一种蓝叫绿谷蓝,瓯江的两边随处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美景人人爱而且又是这么美,那就更加喜欢了所以这里也成了喜欢摄影的好地方。
    古堰指的是通济堰,建于公元505年,是与都江堰齐名的大型水力工程。堰头古村有十数棵古樟树,树龄都在千年以上,中间那棵树1300年。古堰画乡地处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瓯江和松阴溪两江深情相拥,青山、流水、古樟、老街和渡口…一切都显得格外恬静。
    通济渠的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后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为纪念先人的功绩,在通济堰北岸有一座龙庙,庙内存放着16方通济堰碑刻。而在古堰旁边,还有南朝的两位修筑人:詹司马、南司马的塑像。
    建于南朝时期的通济堰,是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第一座拱形大坝,景区山青水秀风景如画。
    通济堰,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丽水市西南碧湖平原。建于公元505年,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通济堰,古堰画乡堰头景区的主要景点。 建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与都江堰齐名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干渠+48条分支渠+321条毛渠,灌溉了下游的无数良田,惠及了世世代代的无数百姓。 在堰头景区,可以游览通济堰的大坝和一段干渠。横跨松阴溪的弧拱形通济堰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7.5米,是世界最早建设的拱形水坝~弥足珍贵。 漫步在渠旁坝边,弧形的大坝如同闪闪的银链系住了松阴溪,坝后水平如镜,坝前细浪滚滚,坝旁亭廊典雅~壮观又静谧; 清澈的干渠好似笔直的大道通向远方,渠中的溪水泛起微波,岸旁的巨樟枝叶扶疏~古朴又秀丽。
    丽水游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名气很大的古堰画乡景区,通济古堰是没有都江堰的宏伟,但是历史也很久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附近的千年樟树群有特色,可以慢慢逛。
    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
    通济堰通济堰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