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赤柱卜公码头

赤柱卜公码头15(15/共19页)

  • 景点名称:赤柱卜公码头
  • 地址:中国香港南区赤柱湾
  • 地理位置:
  • 区域编码:0
  • 介绍

    赤柱卜公码头是香港的一座公众码头,位于赤柱广场旁。这里没有繁忙的船只和嘈杂的旅游团,游客大多是逛完赤柱大街顺着海堤路过这里。早晨来的时候氛围更加清静,走到码头上,靠着栏杆,海风轻轻拂过面颊,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来自海水的咸湿味道,十分悠闲惬意。

    赤柱卜公码头精选点评

    赤柱曾是香港早期行政中心所在地,后来行政中心迁往港岛北岸,因为留恋海滩秀美的景色和大海温馨的气息,居住在那儿的英国人便长久待了下来。 卜公码头,始建于1900年,由第十二任港督卜力主持开幕礼,并正式命名为卜公码头。早期码头并没有上盖,后于1903年加建了临时草棚盖,又于1909年从英国引进钢制的篷顶,所以这还是香港首座在采用低炭钢铁结构件历史建筑物。 码头虽于1965年已被拆,美利楼的引入又令其成为不可多见的人文与自然山海结合的绝佳景点。尤其是夜幕降临,天蓝蓝海蓝蓝更是令人沉醉…
    香港政府为了保护老建筑也真是煞费苦心了!卜公码头原来在中环毕打街,是访港重要人士的登船之处,比如说港督。后来让位于新建的中环天星码头。卜公码头顶盖的铸铁桁架被移往公园,用做凉亭顶盖。直到2007年,赤柱海滨改善工程,在此重建卜公码头,又将原有的顶盖移了回来。所以来到卜公码头,别忘了抬头看看码头的凉亭,还有那些灯,那是真正的老物件。
    赤柱卜公码头是香港的一座公众码头,位于赤柱广场旁。这里没有繁忙的船只和嘈杂的旅游团,游客大多是逛完赤柱大街顺着海堤路过这里。走到码头上,靠着栏杆,海风轻轻拂过面颊,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来自海水的咸湿味道,十分悠闲惬意。
    beautiful place..
    小小一个码头,有屋顶,有不少人在垂钓,也有人在观海,竟然还有一对新人着礼服在自拍新婚照!真是有趣又温馨的一个旅途休憩圣地!
    赤柱的卜公碼頭按歷史已超過百年之久,它改建後仍在商業載運,它的運量不大,反道成為觀光景點,從它看向赤柱景色很美,也有許多小船停靠旁邊的水域,美不勝收。
    卜公码头和它旁边的美利楼,都是从中环拆迁过来,在赤柱海边重建的。卜公码头曾经在中环的皇后像广场附近,提供游艇、舢板等等船只的停泊,原来是稻草搭的一个顶棚,后来改成风格古雅的铸铁盖顶,更加的结实了,能够抵抗香港夏季的台风。随着中环的填海工程的发展,卜公码头被拆卸,在2007年赤柱的海滨进行建设的时候,把卜公码头结实而有艺术性的顶盖,重新安置在赤柱的海边。
    原来这个卜公码头是从中环搬过去的,这里也成为一个景点。站在环头的浮台上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海思,也有人在栏杆边上垂钓,是不错休闲放松的地方。
    码头还在用,只是呆的时间没有看到来往船只,可能是通往其他离岛的当地人坐的吧。感觉很多tvb场景中都出现过,长椅比较少,坐在那吹风看海很不错
    卜公码头前身是毕打码头(位于毕打街尽头),码头于1900年改建,并由第十二任港督卜力主持开幕礼,并正式起名为卜公码头(Blake Pier)。早期的卜公码头并没有上盖,在立法局议员的要求下,政府于1903年加建了临时的草棚盖,但因日久失修,当局于1909年从英国引进钢制篷顶,当时全球的钢结构工程科技仍属萌芽阶段,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设计、生产和装置均由英国引进,是本港首座在采用低炭钢铁结构件的建筑物。
    赤柱卜公码头赤柱卜公码头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