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吉庆围

吉庆围4(4/共5页)

  • 景点名称:吉庆围
  • 地址:香港吉庆围
  • 地理位置:
  • 区域编码:0
  • 介绍

    吉庆围在元朗东边的广阔农村地带,这里有出名的古老围村──吉庆围。吉庆围呈长方形,占地45亩(长约100米,宽约90米),设计整齐、对称,是典型的围村建筑。里面是一幢幢整齐排列的家屋。四周用青砖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四角还有炮楼,墙外并有护城河,是一个具有高度防御作用的建筑。邓氏远祖邓符协早于北宋时来此定居,后来族人邓伯经与另外两人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建筑围村居住,至今已逾500年历史。这里住有大约400个邓氏后人。

    其实在锦田区同样的村围还有好几座,比如北围、南围、永隆围、泰庆围等合称“锦田六围”,但以吉庆围完整,并且可以开放参观。吉庆围里面倒是可以随心的走走看看,外面的城墙倒是挺适合慢慢欣赏观看。

    整个吉庆围只有一个出入口,门口外有一块记载邓氏历史的铜牌,铜碑上面记载着详细的邓氏发展史,从邓氏远祖邓符在北宋时期来到这里,这数百年的风雨历程。有兴趣的话可以瞧瞧。

    从门口走进去可以看到两侧整齐排列的几家贩卖纪念品的商店,妇女特地穿上黑色的民族服装,供人拍照。要付几元港币才好拍照喔。继续往里走,可能有些稍稍的失望,因为里面的许多的居民楼都已经翻新,很少有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除了走到村落的较里端有一处小祠堂,里面有供奉着15位神祇,可以顺带瞧瞧。别的看点可能有些少。

    整个吉庆围里都是一些现代的普通民居,要是觉得没什么可看的就按照原路返回,从正门出来城墙的两旁还有碉堡、炮楼一直被保存了下来,还能看见护城河穿插在其中,单说城墙就有大概18英尺厚。虽然这些城墙、碉堡已经斑驳不堪,甚至还有些破旧,但这些古建筑历经百年沧桑仍然被保存了下来,也是非常不易,所以这几个地方很适合给自己拍几张典雅唯美的照片。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必看贴士

    1. 吉庆围外部没有什么遮荫物体,所以如果是在盛夏的时候在吉庆围外部游玩注意做好防晒保湿准备。2. 吉庆韦里的环境很好,所以在村里游玩时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做到文明旅游。

    吉庆围精选点评

    吉庆围是香港元朗北围村的一处古宅,始建于明朝年间,占地呈长方形,约有45亩(长约100米,宽约90米),结构整齐、讲究对称,以青砖筑成高墙,是典型的围村建筑。而当地人都把围村直接叫吉庆围,这里生活着最早一批内地移民的后代,以闽汕的客家人为主。
    還好~可以一去。 【景色】一般 【趣味】一般
    香港周边还是有不少类似的客家围村,吉庆围建筑风格独特,对了解客家人的历史很有帮助,吉庆围是对外开放供人参观的,整个村子,至今都完完整整的被四方围墙紧紧包围,自成一体,抵御盗贼和陌生人。乘坐港铁荃湾线荃湾站D出口,再乘51线巴士前往锦田巴士总站下车。
    这里是避塞的原始农村,是用青砖盖的房子,城外是一条护城河,是做防御工事
    在香港的新界,有很多以“围”为单位的村落聚居地,好比山西的王家大院是一个概念,同一个家族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围里,像是老围、麻芴围还有吉庆围。其中要吉庆围保存得最为完整,规模也最大,而且也开放民众参观。但是最有看头的也最有历史痕迹的,也就是外围的那一圈城墙,以及那个漂洋过海的铁门。进入围里面,都是村民们后来翻修的村屋,像井字形般的格局。心里面在暗暗的担忧,这样的建筑格局,密密麻麻的村屋,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如果万一发生火灾,真的是让消防车望尘莫及,因为根本就开不进去。
    其实这里就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建筑群有点事,龙村风格的,但是却在这里拍过一些有名的电影。在这里拍出来的照片非常的有意境,还很好看。
    香港吉庆围,这里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这里的建筑大多都是翻新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喜欢的朋友可以过来逛逛,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吉庆围吉庆围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