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九仙观

九仙观5(5/共6页)

  • 景点名称:九仙观
  • 地址:于山顶一号于山风景区内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九仙观
  • 区域编码:350102
  • 介绍

    九仙观,它不仅是福建省的道教宫观之一,而且是中国一部官版道藏总集《政和·万寿道藏》的雕刻地,在福建乃至中国道教史上具都有重要地位。据《福州市宗教志》记载,于山九仙观原为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代崇宁二年(1103年)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元至正初年(1341年)改名九仙观,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修。1922年遭火毁,后经各地信士及上山香客募缘,重新修建。阁前龙凤青石柱,为清代名匠杰作,现今的于山九仙观又称天君殿。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九仙观地图位置(模拟)

    九仙观精选点评

    20230510下午: 1、“九仙观”位于4A景区“于山”内。于山是福州市区三山之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云集,因战国时期“于越氏”居住于此故得名,又名"九仙山"(汉代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和"九日山"(汉武帝时期的闽越王无诸曾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在此宴酒),文革时期曾短暂改名为“红岩山”,1977年恢复,历史上留有辛弃疾、戚继光、朱熹、耿精忠、林则徐、郁达夫、严复、蒋光鼐、蔡延锴等名人足迹,摩崖石刻共113处,其中宋代的35处,包括福州市最大的刻石《南校场演武厅铭》。于山形似大鳌,据《名胜志》记载古时有“大鳌24奇景”,民国后期荒废,目前是一处开放式公园,入园免费。 ①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于山顶1号。 ②交通:公交直达,开车也很好停。 ③旺季:无。 ④用时:3小时。 2、九仙观:又称“万寿观”,最早时是五代时期闽国皇宫旧址,重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取名“天宁万寿观”,是古代福州第一大道观,省内名气很大,古碑众多,道教著作《政和?万寿道藏》最早的刻版便出于此地,元至正初年(1341年)改为现名。清康熙初年由靖南王、三藩之一的耿精忠重修过,现下建筑是民国十一年(1922年)火灾后重修的,并把原祀于“道山观”的王天君移来以防火灾(也有说是明代从“乌石山宫观”迁来的,以祈求下西洋的郑和船队海上平安),因此也称“天君殿”,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是王天君诞辰,香火最为旺盛。东侧轩阁是明代中期著名方志学家黄仲昭编纂《八闽通志》(福建省最早的省志)的场所。
    在于山的东面,从东门上来最快,沿着石阶一路上行,穿过三清殿便看到。相传汉代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成仙,九仙观就是为祭祀他们而建。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道观周围绿树成荫,感觉就是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甚至还相传这里为五代闽国宝皇宫旧址。
    在于山之巅,又名天君殿,为道教庙宇,主祀道教护法神王天君和在此修道升仙的何氏九兄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山因有此观而蕴灵气,观中有天君殿、九仙殿、三清殿、玉皇阁、斗姆殿等的殿堂,古朴清幽。
    当地最古老的一座道教宫观,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它位于市中心于山之上,建筑传统、古朴,规模不大,周边有不少历代留下的石刻,香火也很旺。
    于山那边,到九日台音乐厅后沿着石头台阶走下去,就会发现一处道观建筑,就是这里了。建筑看起来不错,不过拍全景有点难,从这里可以直接下山。
    天君殿,九仙观!美丽胜境,环境很舒适!
    坐落于福州于山的东面。原是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崇宁二年(1103年)于山顶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观内建筑物有玉皇阁、王天君殿、廖阳殿、娘娘宫、喜雨楼、钟鼓楼、拱极亭、望湖阁、碧云轩、聚义轩等
    城市中心的一个道教场所,香火鼎盛
    弟兄九人眼镜不好,一起炼丹成仙~过去沾沾仙气~
    九仙观坐落于福州于山的东面。原是五代时闽王宝皇宫旧址,宋崇宁二年(1103年)于山顶再建,名为天宁万寿观;观内建筑物有玉皇阁、王天君殿、廖阳殿、娘娘宫、喜雨楼、钟鼓楼、拱极亭、望湖阁、碧云轩、聚义轩等。
    九仙观九仙观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