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北京市景点

鼓楼

鼓楼14(14/共30页)

  • 景点名称:鼓楼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临字9号
  •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胡同鼓楼(北门)
  • 区域编码:110101
  • 介绍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下为高约4米的城台,台前后各有券门三道,左右各一道。楼面阔五间,重檐三滴水灰瓦歇山顶。鼓楼是明清两代向全城击鼓报时之处。1924年一度改为“明耻楼”,陈列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有关国耻的实物。现存楼上的一面更鼓,上有刀痕,即为八国联军所砍。

    开放时间

    04/21-05/05 09:30-19:00开放;05/06-05/15 全天不开放;05/16-10/25 09:30-17:30开放;10/26-04/20 09:30-16:30开放

    鼓楼地图位置(模拟)

    鼓楼精选点评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临九号,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
    北京的鼓楼和钟楼在北京中轴路上,其规模比其他城市的鼓楼要大一些。鼓楼广场则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夏天的贤砉穆ス愠「热闹。
    北京鼓楼、钟楼,又称“北京钟鼓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钟楼湾临字9号,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钟楼。
    陪鼓楼下长大的朋友登城回忆童年时光―― 朋友从小在鼓楼下长大,幼儿园上的是果子市幼儿园,小学上的是鸦儿胡同小学,小时候天天在鼓楼下这一带玩耍,当然彼时的鼓楼还不是著名景点、网红打卡地,后来她就搬走了,离开了鼓楼。今天就是要陪她回到鼓楼,并且登上城楼,再看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回忆一番童年时光。 从北边一路走到鼓楼下,途中经过了果子市幼儿园、鸦儿胡同小学,还有不少让朋友瞬间勾起许多儿时记忆的地方,不过她曾经的家,时间隔得太久,鼓楼的变化又太大,所以没能确定具体位置。旅游市场恢复之后,鼓楼也恢复了几年前的熙熙攘攘,而且热度较之从前还更高了几分,再加上今天天气着实不错,蓝天白云,能见度极高,所以当走到鼓楼前,就能看到满街拍照打卡的游客,还有常驻直播的网红,实在是热闹。还好多数人似乎都不知道现在城楼也开放参观了,所以绕到北边的登城口,发现检票通道并没有太多人。票是早就上网买好的,只要刷身份证就可以通行,而登城的楼梯又长又陡,这就足以“劝退”许多老弱人群,也许正是因此绝大多数旅行团才不会把登城作为一项行程吧。 城楼里存放着许多仿清朝时候的大鼓,鼓楼的鼓主要用作报时,城楼里还保留着一面真正曾经使用过的鼓,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已经残破不全了,放置于玻璃罩中进行保护。城楼外只开放了南面,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高大建筑,站在楼上向正南方向远眺就是景山,北海白塔在西南方向,CBD中国樽在东南方向,向下俯视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什刹海,东西两侧都被栏杆拦住了,因此不能观望其它方向的景色。朋友虽然从小在这里生活,但登城她居然还是头一次,所以站在城楼上俯瞰眼前这片曾经最熟悉但现在却又有些陌生的景象,感慨良多,在无忧无虑的小时候,怎么可能想象得到多年后的鼓楼、多年后的北京会变成如今的样子呢,发展的速度真是快得让人无法意料。 现在城楼下层也开放了,是个很大的展厅,里面布置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古钟、钟鼓楼的发展变革、北京的中轴线等等内容,隔此时间还会有投射在四面、头顶墙壁上的光影表演,内容也是关于北京中轴线。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古时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但现在的中轴线向南甚至已经扩张到了大兴机场,而向北也延长到了奥森公园,城市的发展同样速度惊人。在离开鼓楼的时候听到了城楼上巨大的鼓声,原来鼓楼上每天都有几个固定时段会进行击鼓表演。
    深度体验,趣味游鼓楼+钟楼 有幸成为体验官,体验了《时枢秘钥》实景探秘活动。 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把剧本杀与景点游玩相结合 真的超级有意思! 一共有20道关卡 每道关卡都有一些知识点 需要我们从参观中获取 再也不是走马观花地游玩了 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一些! 一定是他家的铁粉儿啦!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鼓楼是北京最高和形体最大的古建筑之一,是留存至今最重要的古代标志性建筑,也是研究明、清两代建筑形制、建筑构造、建筑艺术和冶炼、铸造、施工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北京鼓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四周砌有矮砖墙,门前有石狮一对,楼通高46.7米,通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鼓楼位于东城区西北部,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东邻草厂胡同,西靠旧鼓楼大街,南临地安门外大街,北依钟楼。北京鼓楼为古代京城的报时台,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后毁于火。齐政,取齐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之意。当时建楼于元大都中心。我们现在看到的鼓楼是清乾隆时重建,嘉靖年间重修,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的。北京鼓楼由台及楼两部分组成,楼基称台,台高4米,台的南北侧各有券门三座,左、右侧各有券门一座,台内为十字形券洞,系无梁式砖石结构。北京鼓楼形制为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屋面,三重檐结构。台东西长56米,南北宽33米。其东北隅有一北向小门,内有69级石梯,由此可达楼上。楼为木结构,分二层。鼓楼二层大厅中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个节气)。仅存一面残破的主鼓为清朝末年使用,牛皮鼓面上的划痕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刺刀所划。现有25面更鼓是根据清朝嘉庆年间尺寸仿制的。鼓楼南侧的大街明朝称鼓楼下大街,清朝称鼓楼大街,现在是地安门外大街。这条大街两侧分布着密集的胡同网络,如网红景点南锣鼓巷就在地安门外大街东侧。这条大街挺热闹,有地安门百货商场,有众多餐馆和小商铺,护国寺小吃分店、清真餐馆望德楼均在这里。现在鼓励一代恢复历史原貌,开发旅游,著名的胡同游就是在这一带。
    汉皇重色思倾国,郁郁多年求不得
    值得去一看
    不错,早的很棒
    楼太高了……爬得累
    楼梯太陡了,表演时间很短
    非常好,就是有点费腿,楼梯太高了??
    鼓楼鼓楼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