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北京市景点

太和门

太和门24(24/共30页)

  • 景点名称:太和门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博物馆内
  •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故宫博物馆
  • 区域编码:110101
  • 介绍

    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明永乐时期建成,称奉天门,嘉靖朝改名皇极门。清入主中原后更名为太和门。太和门堪称我国古代规格高的门,属天子五门之一,它的门内,是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明清两朝均有“御门听政”的制度,就是皇帝要在太和门前接受大臣朝拜和处理政事,清朝后改到乾清门。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门是清光绪年间火灾后重建的,它座落于汉白玉基座上,门前左右的一对青铜狮子是明朝时铸造的,这也是紫禁城里大的一对青铜狮子。太和门与午门间是宽敞的太和门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与后面的景山相呼应,让皇帝的家拥有了背山面水的风水。河上面架的五座汉白玉石桥,称为内金水桥。正中主桥是皇帝专用的“御路桥”,栏杆上雕有云龙柱头。两旁四座宾桥栏杆上都雕刻有二十四节气柱头,挨着主桥的两座石桥是供宗室王公行走的,称为“王公桥”,外侧的两座是供三品以上文武大臣行走的,称为“品级桥”。

    开放时间

    具体开放时间请咨询景区

    太和门地图位置(模拟)

    太和门精选点评

    太和门前的铜狮,威武雄壮,已经静静地守候在这里600多年了。它见证了明朝和清初的御门听政,见证了明清两朝的风风雨雨。但是,一些游人为什么非要抚摸它们?这些可都是文物啊!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门前那一对大铜狮是游故宫必到打卡之地……狮子是百兽之王,蹲踞在宫殿的大门两旁,有威震八方,邪恶畏惧之意。故宫的铜狮共有六处,分设各重要宫殿门前,而太和门前的铜狮是故宫中最大的一对。宫中铜狮大多通体鎏金,太和门前的铜狮则是故宫中唯一没有鎏金的铜狮,镇守太和门前,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仪。
    故宫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的正门。 太和门修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当时叫做奉天门,到了清朝顺治二年,才更名为太和门。在清朝光绪十四年被毁,十五年重修。 太和门面阔9进,深4进,是北京故宫里最大的宫门。虽然太和门是“御门听政”之处,但它最大的的用处是 举办各大典礼,比如每年的元旦以及迎接外国朝奉等。
    俯视太和门广场 。我们走进天安门,沿着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御道向北,从午门的中央门洞进入皇宫,便置身于太和门广场。登上午门可看到这是一座二万六千平方米的广场,中央御道由巨石铺成,御道两旁铺设的地砖,横竖达七层。
    紫禁城内最大宫门,摄影酆谜叩闹壑地
    去了解一下过去的人,了解一下自己
    太和门太和门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