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默认
A+
\n\t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6层\n<\/p>^*@*^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2层^*@*^
\n\t三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5层\n<\/p>^*@*^四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厂房只能为单层建筑","answer":"B,C,E","explanation":"最多允许层数与耐火等级的适应性。不同耐火等级的建筑,最多允许层数有所不同。检查要求为:1.厂房:二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6层;三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2层;丁、戊类厂房建筑层数最多为3层;四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厂房只能为单层建筑。2.仓库。甲类仓库,三级耐火等级的乙类仓库,四级耐火等级的丁、戊类仓库,都只能为单层建筑。3.民用建筑。对于单层或多层的民用建筑,当其耐火等级为三级时,建筑层数最多为5层;当其耐火等级为四级时,其建筑层数最多为2层。商店建筑、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剧场、电影院、礼堂等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其建筑层数最多为2层;商店建筑、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只能为单层建筑。故此题答案选B、C、E。"},{"id":1145,"title":"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有( )。","stem":"","options":"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多层建筑^*@*^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answer":"A,B,C,E","explanation":"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具体如下:①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②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③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④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id":5355,"title":"某办公楼,设置1部消防电梯和2部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单独设置。在检查消防电梯及其前室时,下列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有( )。","stem":"","options":"消防电梯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为60s^*@*^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在消防电梯前室的入口处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地下层为无人员经常停留的汽车库,消防电梯不停靠^*@*^消防电梯前室的建筑面积为6m2<\/sup>","answer":"A,B","explanation":"(1)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sup>,住宅建筑不应小于4.5m2<\/sup>;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sup>,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m2<\/sup>。(2)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3)为了贏得宝贵的时间,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4)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div>(5)消防电梯应能层层停靠包括地下室各层。<\/div>本题答案:AB。<\/div>"},{"id":7340,"title":"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等性质有关。","stem":"","options":"蒸气压^*@*^闪点 ^*@*^沸点 ^*@*^蒸发速率 ^*@*^流动性","answer":"A,B,C,D","explanation":"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id":12040,"title":"中间仓库是为满足厂房日常生产的需要,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取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存放的场所。有条件时,中间仓库要尽量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 下列关于中间仓库消防安全设计错误的是()。 ","stem":"","options":"生产车间内设置中间仓库储存硝酸,靠外墙布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 和1.50h的楼板与生产部位分隔,硝酸储量不超过1昼夜用量\r^*@*^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仓库的面积符 合丙类仓库的相关规定\r^*@*^某生产车间内设置了一个丙类固体中间仓库,该生产车间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则该中间仓 库的耐火等级应该为二级\r^*@*^在一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多层厂房内设置丙类2项物品库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 筑面积为6000㎡,中间仓库建筑面积1200㎡,其所服务车间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6000㎡^*@*^某厂房内预设置存储水泥刨花板的中间仓库,釆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楼板","answer":"A,C,D","explanation":""},{"id":11696,"title":"关于建筑保温系统的以下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有( )。","stem":"","options":"建筑高度30m的商业建筑的地下室外墙,选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建筑高度88m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墙外保温材料,首层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建筑高度26m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墙内保温材料,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10mm的不燃材料防护层^*@*^建筑高度50m的电信大楼,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屋面也选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外保温材料,外墙和屋面分隔处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为350 mm^*@*^建筑高度为24m的宾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answer":"A,B,D","explanation":"屋面、地下室外墙面不得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水率高的保温材料,因此 A 错误。除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外,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B1、B2 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 5mm。因此 B 错误。 <\/div>建筑的外墙内保温系统采 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B1 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10 mm。因此 C 正确。 <\/div>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燃烧性能为 B1、B2 级的保 温材料时,还要检查外墙和屋面分隔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 500 mm。D错误。<\/div>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E正确。 <\/div>"},{"id":8228,"title":"某拟建住宅建筑,底部设有室内高度2.2m的自行车库,自行车库室内地面标高为0.900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为-0.600m,屋顶平屋面面层标高30.100m。对该住宅外墙进行保温设计,选用的保温方式和材料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有()。","stem":"","options":"除疏散楼梯间、厨房外,内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 B1 级的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无空腔,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板^*@*^除楼梯间外,内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 B1 级的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有空腔,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B1 级的硬泡聚氨酯保温板^*@*^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无空腔,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挤塑型聚苯乙烯泡沬塑料板","answer":"B,E","explanation":""},{"id":5525,"title":"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stem":"","options":"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反应物","answer":"A,B,C","explanation":"任何物质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以上是所有燃烧需要的条件,有焰燃烧还需要有链式反应自由基。本题答案:ABC<\/div>"},{"id":7960,"title":"消防技术人员对某工业区进行安全检查,下列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生产场所中,符合安全出口设置要求的场所有()。","stem":"","options":"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2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人^*@*^某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0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4人^*@*^某丁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5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20人^*@*^某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8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8人^*@*^某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26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18人","answer":"B,C","explanation":"\n\t《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n<\/p>\n\n\t①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A错误)\n<\/p>\n\n\t②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D错误)\n<\/p>\n\n\t③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E错误)\n<\/p>\n\n\t④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BC正确)\n<\/p>\n\n\t⑤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n<\/p>\n\n\t⑥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n<\/p>"},{"id":11847,"title":"下列关于消防电梯的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消防电梯可以作为疏散设施,普通电梯不能作为疏散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answer":"B,D","explanation":"A选项,消防电梯仅用于救援;C选项,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div>E选项,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div>"},{"id":524,"title":"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属于触发器件的有( )。","stem":"","options":"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火灾探测器^*@*^声光警报器^*@*^报警控制器","answer":"A,C","explanation":"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器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本题答案:AC。<\/div>"},{"id":8928,"title":"下列关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stem":"","options":"建筑高度为108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建筑高度为96m的住宅建筑,采用B1级保温材料^*@*^建筑高度为26m的住宅建筑,采用B2级保温材料^*@*^建筑髙度为56m的公寓楼,采用B1级保温材料^*@*^建筑高度为18m的办公楼,采用B2级保温材料","answer":"A,D","explanation":"根据《建规》6.7.5,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div>1.住宅建筑:<\/div>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div>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div>3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div>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div>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div>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div>3)建筑髙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div>本题答案为AD。<\/div><\/div>"},{"id":14181,"title":"某小区突发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了解,高层建筑火灾中烟气的扩散路线一般包括()。","stem":"","options":"着火房间→楼梯间→走廊→上部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着火房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answer":"B,C,E","explanation":"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id":9165,"title":"某单层丙类生产厂房,总建筑面积为5000㎡,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建筑内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下列有关该厂房排烟系统联动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某个防烟分区内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与相邻防烟分区内的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启动这两个防烟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某个防烟分区内两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启动该防烟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某个防烟分区内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和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联动启动该防烟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当某个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时,系统应联动开启该防姻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当两个防烟分区内都发生火灾时,系统应联动开启该厂房内所有的排烟阀","answer":"B,D","explanation":"根据《火灾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 5.2,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p>(1)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p>(2) 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可以联动开启排烟阀,A 选项不是同一防烟分区,因此不能开启排烟阀,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信号不能作为系统联动的触发信号,C选项错误;哪个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系统应联动哪个防烟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开启,其他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应处于关闭状态,D 选项正确,E 选项错误。<\/p>本题答案为BD。<\/p>"},{"id":6626,"title":"关于飞机库的建筑构造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飞机库的外围结构、内部隔墙和屋面保温隔热层均应釆用不燃烧材料^*@*^飞机库大门及采光材料应釆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飞机库地面下的沟、坑均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不燃烧材料建造^*@*^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工作间壁、工作台和物品柜等均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地面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飞机库的防火墙应设置在基础上或相同耐火极限的承重构件上","answer":"A,B,C,E","explanation":"\n\tD错误,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工作间壁、工作台和物品柜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n<\/p>\n <\/span>"},{"id":9059,"title":"某商场计划把位于第三层的一个店面改造成KTV,由于某些原因KTV内设置的是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下列有关该KTV采用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做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选择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选用流量系数K=80的洒水喷头^*@*^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为1.0h^*@*^系统的喷水强度为4L\/min·^*@*^KTV的建筑面积为1500","answer":"A,B,C","explanation":"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12.0.1局部应用系统适用于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民用建筑中,局部设置、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的湿式系统,A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根据12.0.2,局部应用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喷水强度不应低于6L\/min·,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12.0.3,系统可以选择流量系数K=80或K=115的洒水喷头,B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C。"},{"id":14822,"title":"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压和冲洗的描述中,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不符合的是()。","stem":"","options":"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0倍\r^*@*^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r^*@*^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4℃\r^*@*^气试验的介质宜用空气或氮气\r^*@*^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answer":"B,C","explanation":"《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r6.1.2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不是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因此选项B错误。\r<\/div>6.1.5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0倍。因此选项A正确。\r<\/div>6.2.4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因此选项C错误。\r<\/div>6.3.2气压试验的介质宜采用空气或氮气。因此选项D正确。\r<\/div>6.4.1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管网冲洗宜分区、分段进行;水平管网冲洗时,其排水管位置应低于配水支管。因此选项E正确。<\/div>"},{"id":13501,"title":"关于建筑保温系统的以下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有( )。","stem":"","options":"建筑高度 30m 的商业建筑的地下室外墙,选用燃烧性能为 A 级的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r^*@*^建筑高度 88m 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墙外保温材料,首层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 10mm 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建筑高度 26m 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墙内保温材料,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 10mm 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建筑高度 50m 的电信大楼,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保温材料,屋面也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保温材料,外墙和屋面分隔处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为 350 mm ^*@*^建筑高度为 24m 的宾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隔一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answer":"A,B,D,E","explanation":"屋面、地下室外墙面不得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水率高的保温材料,因此 A 错误。\n\n\t除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外,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 5mm。因此 B 错误。\n<\/div>\n\n\t建筑的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10 mm。因此 C 正确。<\/div>\n\n\t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燃烧性能为、级的保 温材料时,还要检查外墙和屋面分隔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 500 mm。因此 D错误。<\/div>\n\n\t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因此 E 错误。\n<\/div>"},{"id":2769,"title":"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stem":"","options":"喷涂防火涂料^*@*^喷涂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安装防火板^*@*^安装防火门窗","answer":"A,B,C,D","explanation":"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id":3562,"title":"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tem":"","options":"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answer":"B,C,D,E","explanation":"规范规定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为保证避难层具有抵抗火烧的能力,其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其上、下层应错位或断开布置,这样楼梯间里的人都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楼或下楼;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p>本题答案:B、C、D、E。<\/p>"},{"id":8945,"titl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时,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12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answer":"B,C,E","explanation":"《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9.1.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电气火灾危险性设置,并应根据电气线路敷设和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形式与安装位置。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C正确,D错误<\/div>9.1.4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測器回路。A错误<\/div>9.1.7当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时,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B正确<\/div>9.5.2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E正确<\/div>"},{"id":3741,"title":"在设定火灾时,需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 )。","stem":"","options":"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建筑物的自救能力^*@*^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外部救援力量","answer":"A,B,C,E","explanation":"在设定火灾时,需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等。本题答案:ABCE。<\/div>"},{"id":10796,"title":"某建筑高度为34m的财贸金融楼,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下列关于该建筑有窗办公室内部装修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stem":"","options":"墙面采用墙布^*@*^地面铺装水泥木丝板^*@*^窗帘采用纯毛装饰布^*@*^顶棚采用矿棉板^*@*^隔断采用玻璃钢","answer":"B,C,E","explanation":"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表3.3.1,一类财贸金融楼的顶棚、墙面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地面、隔断、窗帘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根据3.3.2,除第3.1.18条所规定的场所和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及大于800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顶层餐厅外,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根据附录B,墙布燃烧性能属于B2级,A选项错误;水泥木丝板燃烧性能属于B1,级,B选项正确;纯毛装饰布燃烧性能属于B2级选项C正确;矿棉板燃烧性能属于B1,级,D选项错误;玻璃钢燃烧性能属于B2级,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BCE。<\/div>"},{"id":618,"title":"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 )。","stem":"","options":"喷涂防火涂料^*@*^喷涂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安装防火板^*@*^防火门","answer":"A,B,C,D","explanation":"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本题答案:ABCD。<\/div>"},{"id":10759,"title":"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设在除首层或二、三层以外的其他搂层时,应符合( )的规定。","stem":"","options":"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一个^*@*^必须设置防排烟设施","answer":"B,C","explanation":"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p>(1)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p>(2)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p>(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p>(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p>本题答案:BC。<\/p>"},{"id":11927,"title":"某体育馆,耐火等级二级,可容纳8600人,若疏散门净宽为2.2m,则下列设计参数中,适用于该体育馆疏散门设计的有( )。","stem":"","options":"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0min ^*@*^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5min ^*@*^疏散门的设置数量为17个^*@*^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43m ^*@*^通向疏散门的纵向走道的通行人流股数为5股","answer":"B,C,D","explanatio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育馆的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5.5.20条文说明:对于体育馆观众厅的人数容量,表5.5.20—2中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按照观众厅容量的大小分为三档:(3000~5000)人、(5001~10000)人和(10001~20000)人。每个档次中所规定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是根据人员出观众厅的疏散时间分别控制在3min、3.5min、4min来确定的。本题体育馆8600人,疏散时间应为3.5min,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div>5.5.16条文说明:疏散门的数量计算:可容纳8600人的体育馆,疏散门的百人疏散净宽度:当为平坡地面时为0.37m\/百人:8600×0.37\/100=31.82m,31.82\/2.2=14.46(进位取整为15个门);<\/div>当为阶梯地面时为0.43m\/百人:8600×0.43\/100=36.98m,36.98\/2.2=16.80(进位取整为17个门)。比较,取大值为17。验证:8600\/17=505.88(人),单个门疏散人数符合上述要求。C、D选项符合要求。<\/div>疏散走道的宽度按疏散1股人流需要0.55m考虑,疏散门净宽是2.2m,最多通过的人流股数是4股,E选项不符合要求。<\/div>"},{"id":12406,"title":"为了节约用地减少管线投资并方便操作管理,满足一定安全条件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 组布置,关于液化烃地上储罐成组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有()。","stem":"","options":"组内全冷冻式储罐不应多于10个\r^*@*^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r^*@*^组内全压力式储罐不应多于10个\r^*@*^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罝\r^*@*^储罐不能适应罐组内任一介质泄漏所产生的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answer":"B,D,E","explanation":"《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08 (2018年版)\r6.3.2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B 正确。\r<\/div>2.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 应多于12个,C错误。\r<\/div>3.全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宜多于2个,A 错误。\r<\/div>4.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置,D正确。\r<\/div>5.储罐不能适应罐组内任一介质泄漏所产 生的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E 正确。<\/div>"},{"id":11899,"title":"下列防烟分区划分设计要求中,适用于地铁站厅公共区的有( )。","stem":"","options":"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与空间净高相关^*@*^防烟分区的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与空间净高相关^*@*^当空间高度大于规定值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挡烟设施^*@*^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answer":"A,E","explanatio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铁防烟的相关知识。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的相关规定:8.1.5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A、E选项正确。\r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2,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m2。B、C选项错误,地铁防烟分区对长边最大允许长度没有明确规定。\r<\/div>8.1.6公共区楼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位、公共区吊顶与其他场所连接处的顶棚或吊顶面高差不足0.5m的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D选项错误。<\/div>"},{"id":13512,"title":"下列哪些建筑物应设消防水池( )。","stem":"","options":"市政给水管网两路供水,并采用两条引入管,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25L\/s\r^*@*^市政给水管网一路供水,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25L\/s\r^*@*^市政给水管网一路供水,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15L\/s,建筑高度为 60m\r^*@*^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r^*@*^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answer":"B,C,D,E","explanation":"符合下列规定之一时,应设置消防水池:\r(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时;因此 E 正确。\r<\/div>(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 20L\/s 或建筑高度大于 50m 时;因此 BC 正确。\r<\/div>(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因此 D 正确。<\/div>"},{"id":14954,"title":"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stem":"","options":"氧化剂^*@*^自燃^*@*^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可燃物","answer":"A,C,E","explanation":"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本题答案:ACE。<\/div>"}] 多选题 1 / 0 题干 0 1 、 标题 A 内容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上一题 免费刷题 解析 下一题
\n\t《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n<\/p>\n
\n\t①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A错误)\n<\/p>\n
\n\t②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D错误)\n<\/p>\n
\n\t③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E错误)\n<\/p>\n
\n\t④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BC正确)\n<\/p>\n
\n\t⑤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n<\/p>\n
\n\t⑥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n<\/p>"},{"id":11847,"title":"下列关于消防电梯的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消防电梯可以作为疏散设施,普通电梯不能作为疏散设施^*@*^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电梯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answer":"B,D","explanation":"A选项,消防电梯仅用于救援;
根据《火灾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 5.2,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p>
(1)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p>
(2) 应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可以联动开启排烟阀,A 选项不是同一防烟分区,因此不能开启排烟阀,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动作信号不能作为系统联动的触发信号,C选项错误;哪个防烟分区内发生火灾,系统应联动哪个防烟分区内所有的排烟阀开启,其他防烟分区内的排烟阀应处于关闭状态,D 选项正确,E 选项错误。<\/p>
本题答案为BD。<\/p>"},{"id":6626,"title":"关于飞机库的建筑构造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飞机库的外围结构、内部隔墙和屋面保温隔热层均应釆用不燃烧材料^*@*^飞机库大门及采光材料应釆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飞机库地面下的沟、坑均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不燃烧材料建造^*@*^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工作间壁、工作台和物品柜等均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地面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飞机库的防火墙应设置在基础上或相同耐火极限的承重构件上","answer":"A,B,C,E","explanation":"
\n\tD错误,飞机停放和维修区的工作间壁、工作台和物品柜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n<\/p>\n <\/span>"},{"id":9059,"title":"某商场计划把位于第三层的一个店面改造成KTV,由于某些原因KTV内设置的是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下列有关该KTV采用局部应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做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选择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选用流量系数K=80的洒水喷头^*@*^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为1.0h^*@*^系统的喷水强度为4L\/min·^*@*^KTV的建筑面积为1500","answer":"A,B,C","explanation":"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12.0.1局部应用系统适用于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民用建筑中,局部设置、且保护区域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的湿式系统,A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根据12.0.2,局部应用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喷水强度不应低于6L\/min·,持续喷水时间不应低于0.5h,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12.0.3,系统可以选择流量系数K=80或K=115的洒水喷头,B选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BC。"},{"id":14822,"title":"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压和冲洗的描述中,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17)不符合的是()。","stem":"","options":"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0倍\r^*@*^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r^*@*^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4℃\r^*@*^气试验的介质宜用空气或氮气\r^*@*^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answer":"B,C","explanation":"《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r6.1.2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不是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因此选项B错误。\r<\/div>6.1.5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应少于2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0倍。因此选项A正确。\r<\/div>6.2.4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因此选项C错误。\r<\/div>6.3.2气压试验的介质宜采用空气或氮气。因此选项D正确。\r<\/div>6.4.1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管网冲洗宜分区、分段进行;水平管网冲洗时,其排水管位置应低于配水支管。因此选项E正确。<\/div>"},{"id":13501,"title":"关于建筑保温系统的以下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的有( )。","stem":"","options":"建筑高度 30m 的商业建筑的地下室外墙,选用燃烧性能为 A 级的玻璃棉作为保温材料\r^*@*^建筑高度 88m 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墙外保温材料,首层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 10mm 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建筑高度 26m 的住宅建筑,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墙内保温材料,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厚度为 10mm 的不燃材料防护层 ^*@*^建筑高度 50m 的电信大楼,外墙外保温的保温层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保温材料,屋面也选用燃烧性能为 级的外保温材料,外墙和屋面分隔处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为 350 mm ^*@*^建筑高度为 24m 的宾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隔一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answer":"A,B,D,E","explanation":"屋面、地下室外墙面不得使用岩棉、玻璃棉等吸水率高的保温材料,因此 A 错误。\n\n\t除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外,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 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 5mm。因此 B 错误。\n<\/div>\n\n\t建筑的外墙内保温系统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当采用燃烧性能为 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10 mm。因此 C 正确。<\/div>\n\n\t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燃烧性能为、级的保 温材料时,还要检查外墙和屋面分隔处是否按要求设置了不燃材料制作的防火隔离带,宽度不得小于 500 mm。因此 D错误。<\/div>\n\n\t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因此 E 错误。\n<\/div>"},{"id":2769,"title":"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stem":"","options":"喷涂防火涂料^*@*^喷涂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安装防火板^*@*^安装防火门窗","answer":"A,B,C,D","explanation":"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id":3562,"title":"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tem":"","options":"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answer":"B,C,D,E","explanation":"规范规定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为保证避难层具有抵抗火烧的能力,其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其上、下层应错位或断开布置,这样楼梯间里的人都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楼或下楼;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p>本题答案:B、C、D、E。<\/p>"},{"id":8945,"titl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时,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12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answer":"B,C,E","explanation":"《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9.1.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电气火灾危险性设置,并应根据电气线路敷设和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形式与安装位置。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C正确,D错误<\/div>9.1.4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不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測器回路。A错误<\/div>9.1.7当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时,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B正确<\/div>9.5.2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E正确<\/div>"},{"id":3741,"title":"在设定火灾时,需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 )。","stem":"","options":"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建筑物的自救能力^*@*^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外部救援力量","answer":"A,B,C,E","explanation":"在设定火灾时,需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内的可燃物、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等。本题答案:ABCE。<\/div>"},{"id":10796,"title":"某建筑高度为34m的财贸金融楼,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下列关于该建筑有窗办公室内部装修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stem":"","options":"墙面采用墙布^*@*^地面铺装水泥木丝板^*@*^窗帘采用纯毛装饰布^*@*^顶棚采用矿棉板^*@*^隔断采用玻璃钢","answer":"B,C,E","explanation":"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表3.3.1,一类财贸金融楼的顶棚、墙面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级,地面、隔断、窗帘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根据3.3.2,除第3.1.18条所规定的场所和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及大于800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顶层餐厅外,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根据附录B,墙布燃烧性能属于B2级,A选项错误;水泥木丝板燃烧性能属于B1,级,B选项正确;纯毛装饰布燃烧性能属于B2级选项C正确;矿棉板燃烧性能属于B1,级,D选项错误;玻璃钢燃烧性能属于B2级,E选项正确。本题答案:BCE。<\/div>"},{"id":618,"title":"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 )。","stem":"","options":"喷涂防火涂料^*@*^喷涂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安装防火板^*@*^防火门","answer":"A,B,C,D","explanation":"隧道结构防火隔热措施包括:喷涂防火涂料或防火材料、在衬砌中添加聚丙烯纤维或安装防火板等。本题答案:ABCD。<\/div>"},{"id":10759,"title":"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设在除首层或二、三层以外的其他搂层时,应符合( )的规定。","stem":"","options":"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一个^*@*^必须设置防排烟设施","answer":"B,C","explanation":"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p>(1)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p>(2)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p>(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p>(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p>本题答案:BC。<\/p>"},{"id":11927,"title":"某体育馆,耐火等级二级,可容纳8600人,若疏散门净宽为2.2m,则下列设计参数中,适用于该体育馆疏散门设计的有( )。","stem":"","options":"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0min ^*@*^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5min ^*@*^疏散门的设置数量为17个^*@*^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43m ^*@*^通向疏散门的纵向走道的通行人流股数为5股","answer":"B,C,D","explanatio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育馆的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5.5.20条文说明:对于体育馆观众厅的人数容量,表5.5.20—2中规定的疏散宽度指标,按照观众厅容量的大小分为三档:(3000~5000)人、(5001~10000)人和(10001~20000)人。每个档次中所规定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是根据人员出观众厅的疏散时间分别控制在3min、3.5min、4min来确定的。本题体育馆8600人,疏散时间应为3.5min,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div>5.5.16条文说明:疏散门的数量计算:可容纳8600人的体育馆,疏散门的百人疏散净宽度:当为平坡地面时为0.37m\/百人:8600×0.37\/100=31.82m,31.82\/2.2=14.46(进位取整为15个门);<\/div>当为阶梯地面时为0.43m\/百人:8600×0.43\/100=36.98m,36.98\/2.2=16.80(进位取整为17个门)。比较,取大值为17。验证:8600\/17=505.88(人),单个门疏散人数符合上述要求。C、D选项符合要求。<\/div>疏散走道的宽度按疏散1股人流需要0.55m考虑,疏散门净宽是2.2m,最多通过的人流股数是4股,E选项不符合要求。<\/div>"},{"id":12406,"title":"为了节约用地减少管线投资并方便操作管理,满足一定安全条件的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 组布置,关于液化烃地上储罐成组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有()。","stem":"","options":"组内全冷冻式储罐不应多于10个\r^*@*^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r^*@*^组内全压力式储罐不应多于10个\r^*@*^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罝\r^*@*^储罐不能适应罐组内任一介质泄漏所产生的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answer":"B,D,E","explanation":"《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2008 (2018年版)\r6.3.2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排,B 正确。\r<\/div>2.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 应多于12个,C错误。\r<\/div>3.全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宜多于2个,A 错误。\r<\/div>4.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置,D正确。\r<\/div>5.储罐不能适应罐组内任一介质泄漏所产 生的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E 正确。<\/div>"},{"id":11899,"title":"下列防烟分区划分设计要求中,适用于地铁站厅公共区的有( )。","stem":"","options":"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与空间净高相关^*@*^防烟分区的长边最大允许长度与空间净高相关^*@*^当空间高度大于规定值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挡烟设施^*@*^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answer":"A,E","explanatio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铁防烟的相关知识。根据《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的相关规定:8.1.5站厅公共区和设备管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或建筑结构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A、E选项正确。\r站厅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m2,设备管理区内每个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50m2。B、C选项错误,地铁防烟分区对长边最大允许长度没有明确规定。\r<\/div>8.1.6公共区楼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位、公共区吊顶与其他场所连接处的顶棚或吊顶面高差不足0.5m的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D选项错误。<\/div>"},{"id":13512,"title":"下列哪些建筑物应设消防水池( )。","stem":"","options":"市政给水管网两路供水,并采用两条引入管,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25L\/s\r^*@*^市政给水管网一路供水,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25L\/s\r^*@*^市政给水管网一路供水,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 15L\/s,建筑高度为 60m\r^*@*^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r^*@*^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answer":"B,C,D,E","explanation":"符合下列规定之一时,应设置消防水池:\r(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时;因此 E 正确。\r<\/div>(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 20L\/s 或建筑高度大于 50m 时;因此 BC 正确。\r<\/div>(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因此 D 正确。<\/div>"},{"id":14954,"title":"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 )。","stem":"","options":"氧化剂^*@*^自燃^*@*^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可燃物","answer":"A,C,E","explanation":"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本题答案:ACE。<\/div>"}] 多选题 1 / 0 题干 0 1 、 标题 A 内容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上一题 免费刷题 解析 下一题
规范规定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为保证避难层具有抵抗火烧的能力,其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其上、下层应错位或断开布置,这样楼梯间里的人都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楼或下楼;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p>
本题答案:B、C、D、E。<\/p>"},{"id":8945,"titl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tem":"","options":"非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探测器回路^*@*^当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时,可接入电气火灾监控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12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未设消防控制室时,电气火灾监控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answer":"B,C,E","explanation":"《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他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p>
(1)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p>
(2)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p>
(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p>
(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p>
本题答案:BC。<\/p>"},{"id":11927,"title":"某体育馆,耐火等级二级,可容纳8600人,若疏散门净宽为2.2m,则下列设计参数中,适用于该体育馆疏散门设计的有( )。","stem":"","options":"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0min ^*@*^允许疏散时间不大于3.5min ^*@*^疏散门的设置数量为17个^*@*^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为0.43m ^*@*^通向疏散门的纵向走道的通行人流股数为5股","answer":"B,C,D","explanation":"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育馆的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上一题
免费刷题
解析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