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员工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技能的培训。 <\/span>"},{"id":14610,"title":"这次火灾中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有哪些?","stem":"某百货大楼为坐南朝北的三层临街建筑,砖混框架结构,长为56m,宽为16m,层高为4.8m,每层建筑面积约为3000[up\/201711\/110671e37e237fbc4d698f0f84440a58aefc.png]。一层为食品部、家电部;二层为金银首饰营业厅;三层为服装、针织品部。一层营业厅的东南角是家具厅,家具厅南侧是正在施工的两层库房,西侧有两排平房仓库和一排办公室,该大楼还投资了66万元进行装修。某日夜间,一施工队雇用无证电焊工人甲、乙进行电焊作业时,电焊熔珠引燃家具营业部办公桌上的纸盒子,因该百货大楼采用木龙骨和宝丽板贴面装修,楼内墙壁、顶棚和楼梯间都罩上一层木壳子,营业厅又存放大量易燃商品,起火后造成立体燃烧,并迅速蔓延,焊工施工队在慌乱中进行扑救,但未找到灭火器材,在因火势过大未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逃离现场。后来当地消防干警在组织力量营救遇难者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灭火,经过近3小时的顽强战斗将火扑灭。该起火灾共造成21人死亡、54人烧伤,烧毁商场内部所有百货、针织、五金、家电等物品,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多,使用无证电焊工违章施工,且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p>
(2)该百货大楼采用木龙骨和宝丽板贴面装修,楼内墙壁、顶棚和楼梯间都罩上一层木壳子,营业厅又存放大量易燃商品,这些易燃、可燃材料或商品起火后造成立体燃烧,火灾时产生大量烟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使现场人员短时间内中毒窒息,丧失逃生能力。<\/p>
(3)消防监督不力,重大火险隐患未能及时排除。<\/p>"},{"id":13299,"title":"某高层商住楼,地上23层、地下2层。其中地下一、二层为地下车库,停车位747个,地上一、二、三层为商场、负二层至三层每层建筑面积为3880.9m
,地上四层以上为普通住宅,每一层的建筑面积为1420m
。建筑高度为78.9m,裙房商场建筑高度21.2m。该商住楼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靠外墙布置具备自然排烟条件。请配置该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建筑物属于一类高层商住楼。其需要设置的消防设施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灭火器配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消防电梯。"},{"id":14546,"title":"火灾场景的确定原则是什么?","stem":"
\n\t为迎接某大型活动,某市拟建一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26m,总建筑面积为98000[up\/201711\/1106722cedb744b0451b9b4b7980644f774f.png]的大型会展中心。由于会展中心比较庞大,分区又比较多,因此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钢桁架结构的框架,该会展中心的第一层建筑面积为86000[up\/201711\/110683d8cd37479d4f0780762329e442ad39.png],高度为13m。里面设置的有一个大型的会议厅,然后在该会议厅的两侧又分隔了 12个展览区,供来参展的各方摆放自己的参展作品,在该展厅的东南角设置的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宴会厅,以及一些设备用房。二层的建筑面积比较小,为45000[up\/201711\/110607a525be86734cf2b68740b57779571d.png],高度也为13m。这一层主要用于部分特殊物品的展览,以及一些设备用房和小型会议室,且结构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因为该会展中心的使用特殊性,第一层划分11个防火分区,第二层划分7个防火分区,所以总共18个防火分区以保障会展的安全性,每个防火分区都设置了若干能满足要求的安全出口。该会展中心的室内外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一些消防器材均满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在该会展中心的设计时安全出口距离大厅的疏散距离过长,以及通往二层的楼梯在首层没有对外的直接出口,所以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就在距离大厅更近的一侧开了另外一个安全出口解决疏散距离的问题。对于展厅防火分区面积扩大的问题 ,通过提高烟控系统水平,并经过数值模拟以确保安全疏散的合理性。\n<\/p>\n
\n\t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火灾场景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最大的火灾场景;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p>"},{"id":12812,"title":"一、情景描述某建筑是一幢集商业服务、办公、餐厅、旅馆为一体的高层酒店,建筑项目等级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人防等级为六级,耐久年限为五十年。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66.4m,总建筑面积32555m
,占地面积3157.2m
。主楼地上15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一层为超市,二至三层为餐饮,四层为设备层,五至十五层为旅馆及部分会议室。二、问题1.如何合理设置高层宾馆的安全疏散?2.如何设置安全出口宽度?","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问题1: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位置、 数量和宽度,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形式,疏散门开启方向,疏散距离和疏散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 要求。该宾馆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p>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地下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p>
(2)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p>
(3)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3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15m。<\/p>
(4)会议室、健身房、咖啡厅和餐厅的宴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p>
(5)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地下室房间面积不超过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p>
(6)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p>
(7)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 90m。<\/p>
(8)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p>
(9)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p>
(10)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②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10㎡。③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④楼梯间及防烟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 洞口。⑤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p>
(11)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p>
(12)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0m。<\/p>
(13)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不宜少于两座,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屋顶的门应向屋顶方向开启。<\/p>
(14)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其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栏杆扶乎的高度不小于1.10m时,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不燃烧体 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设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 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只对梯段。<\/p>
(15)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 且每级离扶乎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可不受此限。<\/p>
问题2:该建筑一层共有安全出口4个,宽度均不小于1.20m,符合规范。安全出口总宽度为14m,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即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m计算。<\/p>"},{"id":14755,"title":"指出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关组件选型、配置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如何改正。","stem":"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东北某造纸企业委托,对其成品仓库设置的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测。该仓库地上2层,耐火等级二级,建筑高度15.8m,建筑面积7800㎡,纸类成品为堆垛式仓储,堆垛最高为6.3m。仓库除配置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还设置了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厂区内环状消防供水管网(DN250mm)保证室内、外消防用水,消防水泵设计扬程为1.0MPa。屋顶消防水箱最低有效水位至仓库地面的高差为20m,水箱的有效水位高度为3m。厂区共有2个相互连通的地下消防水池,总容积1120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有一台干式报警阀,放置在距离仓库约980m的值班室内(有采暖),喷头型号为ZSTX15-68(℃)。<\/p>
检测人员核查相关系统试压及调试记录后,有如下发现: <\/p>
(1)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水压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均采用气压试验代替,且未对管网进行冲洗。 <\/p>
(2)干式报警阀调试记录中,没有发现开启系统试验阀后报警阀启动时间及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的记录值。<\/p>
随后进行现场测试,情况为:在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处开启末端试水装置,干式报警阀、加速排气阀随之开启,6.5min后干式报警阀水力警铃开始报警,后又停止(警铃及配件质量、连接管路均正常),末端试水装置出水量不足。人工启动消防泵加压,首层的水流指示器动作后始终不复位。查阅水流指示器产品进场验收记录、系统竣工验收试验记录等,均未发现问题。<\/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本题考查的是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关组件选型和配置。<\/p>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关组件选型、配置存在的问题: <\/p>
(1) 组件选型存在的问题:喷头选型不符合规范要求。 <\/p>
改正措施: 应采用干式下垂型或直立型喷头。<\/p>
原因:干式系统、 预作用系统应采用直立型或干式下垂型喷头。<\/p>
(2) 配置存在的问题:干式报警阀组设置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p>
改正措施: 增加3个干式报警阀组。<\/p>
原因: 本题仓库为危险级Ⅱ级,一个喷头的最大保护面积是9㎡,本仓库所需喷头数为2?7800 \/9只≈1734只,而干式系统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不宜超过500只,该仓库至少需要设置4个报警阀组,所以增设3个干式报警阀组。<\/p>"},{"id":14492,"title":"该体育馆周围的消防车道应采用什么形式?","stem":"
某大学体育馆长95m,宽48m,比赛场地位于一层中部,观众席共三层,总建筑面积为13275.4[up\/201711\/1106c198c4239eed46ce887a2a5fa79f9614.png],总座位数6316座,其中固定座椅4054座,活动座椅2262座。一层层高4.10m,二层层高2.70~11.45m,三层落座距屋顶结构层最小高差为3.10m,比赛主馆屋面结构处标高为27.5m。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并按规范要求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该体育馆有座位6316个,超过了 3000个座位,应在该体育馆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果有困难可沿体育馆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id":14762,"title":"判断该卷烟生产车间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及管理维护上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理由。","stem":"
某卷烟制品厂,耐火等级为二级,占地面积为16600[up\/201711\/11060682fad48f11475d94e15a639ff25bfc.png],其中生产车间占地面积为7500[up\/201711\/11063b160dd7963f4040a55601771c9cda61.png]。生产车间为2层建筑,每层净空高度为6m,车间内全部设置了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的喷水强度为6L\/min·[up\/201711\/11065f8ae87303d14777a25cd11f9edaec0b.png],喷头采用矩形布置,布置间距为4m,距端墙为1.8m。车间内的喷头采用直立式安装,喷头的玻璃球色标为红色,平时常备10只替换喷头。<\/p>
据厂房15m处设置有单层卷烟储存仓库,占地面积1500[up\/201711\/11069fd7bdc32dc5406ca052eb430645cb1c.png]。由于仓库内储存的货物不可受潮,设计时采用了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受卷烟厂委托,对该卷烟仓库设置的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检测,检测流程如下:<\/p>
(1)采用发烟器分别对某个防护区内的两只感烟火灾探测进行模拟火灾试验,消防联动控制器接受到火灾信号后打开电磁阀,雨淋阀动作,管网开始排气充水;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和快速排气阀入口前电动阀的动作信号均能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p>
(2)模拟火灾报警1分钟后,开末端试水装置,测得出水压力为0.02MPa。<\/p>
(3)用声级计测量水力警铃声强,在距水力警铃3m远处警铃声声强为60dB。<\/p>
(4)使系统复位,恢复到伺应状态。<\/p>
随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该厂房内设置的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均进行了检测。在检测后第二天,消防管理人员发现预作用报警阀阀体间歇性发生漏水现象,且供水侧压力表读数几乎为零,通知维保单位进行简单维修后系统恢复正常。<\/p>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存在的问题及理由:<\/p>
(1)存在的问题: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为6L\/min·
不符合规范要求。<\/p>
理由:该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等级为中危险级Ⅱ级,喷水强度应至少为8L\/min·
。<\/p>
(2)存在的问题:喷头的布置间距为4m,距端墙的距离为1.8m不符合规法要求。<\/p>
理由:喷头采用矩形布置时,喷头的间距不应大于3.6m,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7m。<\/p>
(3)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平时常备10只替换喷头不符合规范要求。<\/p>
理由:生产车间建筑面积为7500×2=15000(
),按照单只喷头的保护面积11.5
粗算,应至少配备15000÷11.5≈1305只喷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应留有1%的备品,且不少于10只,1305×1%=13.05(只),系统应至少有14只备用喷头。<\/p>"},{"id":13830,"title":"下图是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什么系统?该图中的系统缺少什么组件?该组件的作用是什么?2.标号14的部件是什么?有什么用途?","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图中表示的是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图中的系统缺少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是消防车向消防给水系统的给水管网供水用的接口。它既可用以补充消防水量,也可用于提高消防给水管网的水压。
2.标号14的部件是排气阀。排气阀安装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顶端,系统充水时,自动开启排除管网中的气体,以防止气塞,管网充满水后,自动关闭出气口。"},{"id":13945,"title":"某四星级酒店,建筑高度为45m,地上十二层,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是大堂和厨房,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和发电机房、配电房,顶层是一个180平方米的歌舞厅,其他层为宾馆客房。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该酒店哪些部位自动喷水系统中的洒水喷头动作温度宜为93℃,其色标是什么颜色?2.顶层歌舞厅在设置上有哪些消防要求?","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厨房的喷头动作温度为93℃,其色标是绿色。
2.顶层歌舞厅的设置要求有:
①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②应设置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置排烟设施。
③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墙面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④室内装修顶棚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其它部位应采用难燃或不燃材料装修。"},{"id":12847,"title":"某电影院位于某地下人防工程(地下二层,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9m)的地下二层整层,建筑面积为4200m
,设有1个大观众厅(建筑面积为600m
),7个小观众厅(建筑面积均为300m
);共划分6个防火分区,其中大厅、售票区、展示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500m
),办公、管理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400m
),放映设备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300m
),观众厅(均设有固定座位)区域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不大于1000m
)。该电影院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请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影院观众厅内的哪些部位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设为A级?(2)该电影院应采用何种形式的疏散楼梯间?(3)该电影院如果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存在很多困难,最终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那么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什么要求?(4)人防工程内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此时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问题1:该电影院观众厅内的顶棚、墙面、地面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设为A级。
\n问题2: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 (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该人防工程设有电影院,地下建筑层数为两层,且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n问题3: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电影院采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分隔, 防火分区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span>
\n(1)防火分区应在各安全出口处的防火门范围内划分;
\n(2)水泵房、污水泵房、水池、厕所、盟洗间等无可燃物的房间,其而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而积之内;
\n(3)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
\n(4)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除电影院观众厅外,不应大于500㎡。当设置有自动灭火系统时, 最大允许建筑而积可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的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n(5)电影院观众厅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而积不应大于1000㎡。即使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其最大允许建筑而积也不得增加。
\n问题4:人防工程内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span>\n\n\t(1)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n<\/p>\n
\n\t(2)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 7633-2008)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当防火卷帘的耐火 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 7633-2008)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 年版)》(GB 50084-2001)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0h。\n<\/p>\n
\n\t(3)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n<\/p>\n
\n\t(4)在火灾时能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n<\/p>"},{"id":13374,"title":"该建筑的燃气管井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
\n\t某大型餐饮建筑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度差为4m,建筑高度为24m, 框架结构,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每层建筑面积均为4000㎡,主要使用功能为厨房、 包房和宴会厅。该建筑在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六层各设1个厨房,均通过1个燃气管井供气,均使用天然气燃气炊具,均未设外窗。该建筑的包房和宴会厅均具有卡拉OK功能。该建筑的地下一层至地上六层设有一个中庭, 中庭底部投影建筑面积为200㎡,除首层以外的其他各层中庭的周边均采取防火分隔措施。该建筑地下一层划分为5个防火分区,首层至地上六层每层均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该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span> \n<\/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n\t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工6-2006)的规定, 该建筑的燃气管井应符合下列规定:\n<\/p>\n
\n\t(1)燃气管井应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内级防火门。\n<\/p>\n
\n\t(2)燃气管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嫩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n<\/p>\n
\n\t(3)燃气管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n<\/p>\n
\n\t(4)竖井内的燃气管道尽量不设或少设阀门等附件;竖井内的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不得大于0.20MPa;燃气管道应涂黄色防腐识别漆。 \n<\/p>\n
\n\t(5)每隔4~5层设一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上、下两个报警器的高度差不应大于20m。\n<\/p>"},{"id":13134,"title":"有两栋民用建筑物,各个位置的标高如图1所示,其中A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B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两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为8m,请分析以下问题:
(1)两建筑物的建筑高度分别为多少?(2)分析两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是否满足要求,并说明其原因。(3)如果不满足防火间距要求,应采取什么技术措施使其满足规范要求。","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问题1:当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因此,A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为62.5+0.6+(64.35-62.5)÷2=64.35m, B建筑物的建筑高度为31.5+0.6=32.10m。
\n问题2:A建筑物属于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民用建筑,B建筑物属于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民用建筑,查《防火规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表可知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3m,而图中的防火间距仅为8m。因此,两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满足要求。
\n问题3: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儿点:
\n(1)将A建筑与B建筑相邻一面的外墙做成防火墙;
\n(2)A建筑与B建筑相邻的外墙上在标高为31.500m至46.500m的范围内为防火墙,且不能开窗。
\n(3)B建筑的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屋顶不开天窗且将其与A建筑相邻的一面外墙做成防火墙。
\n(4)B建筑屋顶不开天窗,且A建筑与B建筑相邻的外墙上在标高为46.500m以下的范围内设置甲级防火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规范规定的防火卷帘。"},{"id":13467,"title":"某大型商业购物广场综合体建设用地面积为89500m
,总建筑面积为377300m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70800m
,地下建筑面积为106500m
。地上25层,地下3层,在该大型商业购物广场的地上一层至三层设计了室内步行街,并通过一些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净宽约11~15m,步行街建筑面积为40000m
,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16000m
。\n该购物中心首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五层主要使用性质为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n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1、对该商业综合体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满足哪些条件?\n2、对于此类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和火灾危险性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定应考虑的内容有哪些?\n3、针对本案例中室内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扩大、借用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的消防问题,应当采取何种消防措施解决?\n4、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基本程序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span>
\n(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n(2)法定代表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术职称。
\n(3)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性能化设计评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人,建筑防火、消防给水、防烟排烟、消防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各不少于1人。
\n(4)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
\n(5)专业技术人员不同时被两家及以上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单位聘用。
\n(6)具有满足性能化设计评估需要的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n(7)不从事影响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公正性的业务。
\n2、(1)火灾场景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最大的火灾场景;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
\n(2)火灾场景必须能描述火灾引燃、增长和受控火灾的特征以及烟气和火势蓃延的可能途径、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所有灭火设施的作用、每一个火灾场景的可能后果。
\n(3)在设计火灾场景时,应确定设定火源在建筑物内的位置及着火房间的空间几何特征,例如火源是在房间中央、墙边、墙角还是门边等以及空间高度、 开间面积和几何形状等。
\n(4)疏散场景的选择应考虑建筑的功能及其内部的设备情况、人员类型等因素,反映可能的火灾场景和影响人员疏散过程的人员条件及环境条件。
\n(5)确定可能火灾场景可采用下述方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故障分析、如果一怎么办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工程核查表、危害指数、危害和操作性研究、初步危害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原因后果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n3、(1)采取下列方法解决防火分区面积超大的问题:<\/span>
\n①剥离危险源,将步行街两侧分隔为面积不超过300m
的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采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的维护结构分隔。
\n②室内步行街不应布置可燃物,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材料。
\n③室内步行街设置有效的排烟措施、自动灭火措施。
\n(2)采取下列方法解决安全疏散的问题:
\n①室内步行街应采取有效的自然排烟措施,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其地面面积的25%。
\n②通过步行街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
\n③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应小于危险来临时间。
\n4、(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用途和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n(2) 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n(3) 确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总体目标。
\n(4)进行性能化消防设计和评估验证。
\n(5)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性能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n(6)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与批准。"},{"id":13858,"title":"某医院医技楼为地上7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1.2m,总建筑面积为12321.5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一层至三层设有一个中庭,并采用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区分隔设施;首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接待大厅、收费室、消防控制室等;地上二层至七层为检查科室。医技楼设两部封闭楼梯间和两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使用。该建筑按有关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分类,该医技楼属于什么类型建筑,其耐火等级最低要求为几级?2.该建筑中,中庭部分防火设计应如何要求?3.该建筑中,对消防电梯有哪些技术要求?4.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设计中,中庭部位防火卷帘应如何联动控制?","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该医技楼属于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耐火等级最低要求为一级。
2、中庭部分防火设计包含如下:
①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
②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③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④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3、消防电梯的技术要求如下:
①消防电梯应具有防火、防烟、防水功能。
②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③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且轿厢尺寸不宜小于1.5m×2m。<\/div>
④ 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大于60s。
<\/div> ⑤ 消防电梯入口处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使之能快速回到首层或到达指定楼层。
⑥电梯轿厢内部应设置专用消防对讲电话,方便队员与控制中心联络。
⑦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
4、该防火卷帘为防火分隔使用,因此其联动控制设计应由防火卷帘所在防火分区内任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与”逻辑),作为防火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防火卷帘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表面。"},{"id":14059,"title":"某文化馆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设有前厅.观众厅.南北过厅和舞台。该文化馆共有8个对外安全出口,西侧正门有3个出口,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南北两侧过厅的出口全部加装了防盗栅栏门并上锁,观众厅通往过厅(过厅内堆放了一些杂物)的6个过渡门也有2个被锁;通往室外的出口,只有前厅1个外门开启。某日,该文化馆举办文艺汇报演出,进行到第四个节目时,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倒数第二道光柱灯(1000W)与纱幕距离过近,高温灯具烤燃纱幕。由于舞台空间大,舞台用品都是高分子化纤织物,故火灾一开始便迅速形成立体燃烧,火场温度迅速升高,并伴随大量有毒气体产生。现场灯光因火烧短路而全部熄灭,在场观众因安全疏散门封闭,来不及疏散,短时间内中毒窒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地消防支队接警后及时到达现场,积极救人,先后破拆了4个推拉式防盗门.木门和一个钢筋封闭窗,抢救出260名被困人员,并将火灾扑灭。火灾共造成32人死亡、128人受伤,烧毁观众厅内装饰物品及灯光、音响设备等物资,直接财产损失210余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该文化馆发生火灾原因和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有哪些?2.该文化馆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1)火灾原因: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倒数第二道1000W的光柱灯距纱幕过近,光柱灯高温烤燃纱幕起火,迅速蔓延成灾。
(2)主要教训:①安全疏散门上锁关闭,致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拥挤堵塞,来不及逃生,造成大量伤亡。②馆内装饰.装修.舞台用品大量采用有机高分子易燃可燃材料,火灾时产生大量烟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使现场人员短时间内中毒窒息,丧失逃生能力。③初起火灾处置不当。舞台上方纱幕着火时,馆内工作人员无人在场,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组织活动的单位也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④火灾隐患久拖不改。在过厅内堆放杂物,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火规定。⑤管理松懈,未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2.(1)该文化馆违反《消防法》第16条的规定,未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未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没有组织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该文化馆违反《消防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id":13614,"title":"某建筑面积为2000㎡的单层制衣厂房,框架结构,建筑长度为50m,建筑宽度为40m,建筑高度为6m。在距该厂房两侧山墙50m处各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一个。在厂房内两个长边外墙上各设两个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为25m,距山墙12.50m,消火栓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3.40m,距墙不大于1.70m。室内、外消防给水均由消防水泵房供给,水泵房内设消火栓泵、喷淋泵各两组,每组供水泵均一用一备,并设500m3消防水池一座。该厂房内划分4个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500㎡。厂房建筑四面外墙上共设净面积为3m×2m且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外窗50樘。在厂房疏散门上方设有“安全出口”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手提式MF\/ABC4灭火器两具。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该建筑是否需要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该建筑室外消火栓保护范围是否满足要求?2、该建筑是否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该建筑室内消火栓保护范围是否满足要求?该建筑室内消火栓还需要满足哪些要求?3、该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不应小于多少平方米?4、该建筑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否满足要求? ","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1)该建筑周围需要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p>
(2)该丙类厂房建筑体积为50×40×6=12000m3,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规定:5000m3<丙类厂房建筑体积≤20000m3时,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25L\/s,因此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为25÷(10~15),因此该丙类厂房设置两个室外消火栓可以满足要求,但是由于两个室外消火栓间距为50+50+50=150m,已经超过了规范要求的120m,因此应对该建筑室外消火栓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间距不大于120m,且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span><\/p>2、(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第8.2.1条规定,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厂房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该丙类厂房为单层厂房,建筑面积为2000㎡,因此该厂房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p>
(2)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规定,厂房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小于0.35MPa,消防水枪充实水柱按13m计算,且该厂房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的要求。由背景资料可知,该厂房内两个长边外墙上各设两个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为25m,距山墙12.50m,由此可知,厂房内四个墙角处不能满足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的要求,因此该建筑室内消火栓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应增设室内消火栓或调整室内消火栓的布局。<\/span><\/p> (3)该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p>
①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3.5.2条规定,丙类厂房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且建筑体积大于5000m3时,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应小于20L\/s,同时使用消防水枪的数量不应少于4支,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不应低于15L\/s。<\/p>
②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7.4.2条规定,室内消火栓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且长度不宜超过25m的消防水带。<\/p>
③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7.4.6条规定,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的要求。<\/p>
④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7.4.10条规定,室内消火栓宜按直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p>
a.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p>
b.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p>
⑤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7.4.8条规定,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带的连接和使用,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p>
⑥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第7.4.12条规定,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符合下列规定:<\/p>
a.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p>
b.厂房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小于0.35MPa,消防水枪充实水柱按13m计算;<\/p>
3、该厂房为中危险级Ⅱ级,中危险级Ⅱ级场所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作用面积不小于160㎡。<\/span><\/p>4、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消防给水一起火灾灭火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作用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用水量之和计算。因此该建筑消防用水量需按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p>
V=V1+V2<\/p>
V1=3.6×25×3.0=270m3<\/p>
V2=3.6×20×3.0+3.6×8×160÷60×1.0=292.8m3<\/p>
V=V1+V2=562.8m3<\/p>
因此,该建筑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500m3的消防水池不能满足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