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div><\/div><\/div>"},{"id":12895,"title":"体育场馆性能化设计评估\r一、情景描述\r 某大型体育场馆设首层、二层、三层、四层。\r 一层大厅包括赛事管理、新闻媒体、运动员、贵宾、观众及场地管理和安保用房;二层夹层为观众休息厅和贵宾活动区;三层夹层设有部分馆内控制机房和赞助商活动区;赛时全场共有7508个座位。地下夹层为要人临时避险处。室内大厅净高15m;首层夹层层高为4.77m,二层夹层层高为3.70m,三层夹层层高为4.50m,四层夹层层高为3.53m。比赛馆:25.950m(最高点),14.827m(檐口);热身馆:15.45m(最高点),11.520m(檐口)。主馆屋顶结构采用空间钢拱架,热身馆屋顶采用钢网壳结构。按照相关规定,耐火等级设为一级。\r 结合相应规范、标准要求,本项目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时从人员疏散、防火防排烟设置、防火材料和构造、消防给水系统和气体灭火、电气消防设计入手,合理高效地解决了本项目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顺利开展施工,圆满交工。\r二、问题\r1.简述本项目主要防火材料和构造需满足的要求。\r2.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如何设置?","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防火材料和构造要求:
\n(1)所有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均采用3h耐火极限的材料,其他各部位墙、柱、梁、板、楼梯等构件耐火极限均按一级耐火等级考虑。防火墙上的门选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墙上的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低于3h。
\n(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n(3)电梯井、管道井每隔2~3层在楼板处采用不低于1.5h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井道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道壁上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井道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n(4)空调机房、电梯机房、消防控制中心门为甲级防火门。
\n(5)比赛厅、热身馆的安全出口设置乙级防火门。
\n(6)固定座位采用烟密度指数50以下的难燃烧材料制作,地面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n(7)比赛大厅、热身馆的承重钢结构采用防火涂料作为防火措施,耐火极限为2.0h。
\n(8)所有防火卷帘均为特级复合防火卷帘。
\n2.本系统按火灾报警系统一级保护对象设计,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应符合:疏散楼梯及前室、疏散走道均设应急照明灯,疏散走道及疏散出口设疏散指示标志灯。疏散指示标志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应急照明采用EPS作为备用电源。所有线路采用阻燃型导线。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满足国标和当地的地方标准。"},{"id":13819,"title":"某购物中心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24m,耐火等级二级,地下二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1.5m。地下每层建筑面积15200平方米。地下二层设置汽车库和变配电房、消防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及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的建材市场(经营五金、洁具、瓷砖、桶装油漆、香蕉水等);地下一层为家具、灯饰商场,设有多部自动扶梯与建材商场连通,自动扶梯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部位设置防火卷帘。地下商场部分的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平方米,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防火墙及符合规定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在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均设有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n地上一层至三层为商场,每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主要经营服装、鞋类、箱包和电器等商品。四层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为餐厅、游艺厅、儿童游乐厅和电影院。电影院有8个观众厅,每个观众厅建筑面积在186~390平方米之间;游艺厅有2个厅室,建筑面积分别为216平方米、147平方米。游艺厅和电影院候场区均采用不到顶的玻璃隔断、玻璃门与其他部位分隔,安全出口符合规范规定。\n每层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为1.01x,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0.60h。\n购物中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采用塑膜聚苯板,保温材料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0.17~0.6m的空腔,在楼板处每隔一层用防火封堵材料对空腔进行防火封堵。\n购物中心按规范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n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1.指出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平面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n2.指出地下商场防火分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消防规范提出整改措施。\n3.分别列式计算购物中心地下一、二层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度,地下一层安全出口最小总净宽度应为多少?(以m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n4.判断购物中心的疏散照明设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n5.指出购物中心外墙保温系统防火措施存在的问题。\n(提示:商店营业厅人员密度及百人宽度指标分别见表3、表4)\n

","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考核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桶装油漆、香蕉水(分别为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地下营业厅不应经营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儿童游乐厅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电影院观众厅确需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四层及以上楼层时,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平方米;电影院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游艺厅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平方米;游艺厅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设置在防火隔墙上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应结合本案例叙述及《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第5.5.12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3.1.3、5.4.3、5.4.4、5.4.7、5.4.9条答题。
\n2.考核设置在建筑地下室的商店营业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平方米。应结合本案例叙述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3.4条答题。
\n3.考核商店每层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的计算方法;即,购物中心地下二层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度=5820×0.56×30%×1\/100≈9.8m,购物中心地下一层安全出口的最小总净宽度=15200×0.60×30%×1\/100≈27.4m,地下一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为27.4m。结合本案例叙述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5.21条答题。
\n4.考核建筑内疏散走道的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1x,人员密集场所(本案例中指建材市场、商场、餐厅、游艺厅、儿童游乐厅和电影院)的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1x,疏散楼梯间(本案例的地下室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也可采用防烟楼梯间)、前室(指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本案例的地下室应设置消防电梯)或合用前室的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1x;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方米的地下、半地下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1.00h,其他建筑(不含超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0.50h。结合本案例叙述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1.5、10.3.2条答题。
\n5.考核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结合本案例叙述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6.7.4条答题。"},{"id":13472,"title":"为承办每年全省高校运动会,某高校新建一栋体育馆,由主体建筑(比赛馆)和附属建筑(训练馆)两部分组成,建筑高度为23m,总建筑面积为1.7万㎡,采用框架及大跨度钢屋架结构体系,耐火等级二级。比赛馆为单层大空间建筑,可容纳观众席4446个,其中固定席3514个,活动席932个;其比赛场地共设有8个疏散门(净宽均为2.20m),其中两个疏散门与比赛馆直通室外的门厅连通,6个疏散门与附属建筑的疏散走道连通;其观众厅共设有12个疏散门(净宽均为2.20m),其中6个疏散门与比赛馆直通室外的门厅连通,6个疏散门与附属建筑地上一层屋顶室外平台连通;比赛场地和观众厅内任何一点到达疏散出口的距离均不超过30m。训练馆地上二层,局部一层,内设有篮球、游泳、乒乓球、健身等训练用房,设有两部救开疏散楼梯间(楼梯净宽度均为1.40m)。该体育馆共设有6个防火分区,其中最大一个防火分区(使用功能为比赛场地及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为5000㎡,每个防火分区均至少设有两个安全出口。该体育馆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请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n\n\n\t(1)体育建筑可分为几个等级?\n\n\n\t(2)该体育馆的消防车道设置应符合什么要求?\n\n\n\t(3)体育馆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问题1:体育建筑等级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四级;除特级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外,其他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情景描述中该体育馆的主要用途为举办地区性比赛,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 31-2003)的规定,该体育馆的建筑等级应为乙级,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n问题2: 该体育馆的消防车道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n(1)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体育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应环通;当因各种原因消防车不能按规定靠近建筑物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满足对火灾扑救的需要: ??
\n1)消防车在平台下部空间靠近建筑主体;
\n2)消防车直接开入建筑内部;
\n3)消防车到达平台上部以接近建筑主体;
\n4)平台上部设消火栓。
\n(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消防车道路而、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而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n问题3:体育馆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n(1)体育馆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 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n(2)体育馆观众厅外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n(3)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n(4)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1-3的规定计算确定。
\n(5)疏散楼梯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楼梯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20m,转折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宽度,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1.20m。
\n(6)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志和使用提示。
\n
\n(7)疏散用楼梯和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应大于10°,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cm。"},{"id":13641,"title":"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办公楼建筑的消防设施安装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及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工程项目开工后,施工单位采购的消防设施、组件与材料陆续到达现场,现场项目部邀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对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工程项目安装完毕后,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厂级技术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联动逻辑编程设计。工程竣工后,消防检测公司对该项目的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测。其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项目共46项,检测结果为:A=0、B=2、C=1。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3个月,发现6处误报,经过施工单位维修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正常。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该项目中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应当如何设计?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误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如下:<\/p>
(1)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消火栓泵的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p>
(2)当建筑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消防联动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逻辑关系的联动触发信号后,联动控制消火栓泵启动。<\/p>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的主要原因:<\/p>
(1)产品质量:产品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稳定性比较差,对使用环境非火灾因素如温度、湿度、灰尘、风速等引起的灵敏度漂移得不到补偿或补偿能力低,对各种干扰及线路分析参数的影响无法自动处理而误报。<\/p>
(2)设备选择和布置不当:①探测器选型不合理;<\/span>②使用场所性质变化后未及时更换相适应的探测器。<\/span><\/p>(3)环境影响:电磁环境干扰、气流、距离高温光源过近、感烟探测器距空调送风口过近,感温探测器安装在宜产生水蒸气、车库等场所。<\/p>
(4)其他原因:①系统接地达不到标准要求,线路绝缘达不到要求,线路接头压接不良或布线不合理,系统开通前对防尘、防潮、防腐措施处理不当;<\/span>②元件老化,一般火灾探测器使用寿命约10年,每3年要求全面清洗;<\/span>③灰尘和昆虫,据有关统计,60%误报是因为灰尘影响。<\/span><\/p>"},{"id":12806,"title":"某人防商业街,地下共两层,总建筑面积为4800m
,下二层室内地面距室外出口地面高差为11.2m,三部疏散楼梯和三部自动扶梯。楼梯间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形成封闭楼梯间,楼梯宽度为1.2m,自动扶梯宽度为0.8m,其四周釆用特级防火卷帘与其他部分隔开。请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下建筑采用封闭楼梯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该设置什么样的疏散楼梯间?(2)直通地面的楼梯宽度选择是否符合要求?(3)火灾时自动扶梯能否作为紧急疏散通道?为什么?","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该建筑地下二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采用封闭楼梯间不符合要求,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2、直通地面的楼梯的宽度选择不符合要求。
理由:人防工程中的商场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4m。
3、火灾时不能利用自动扶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
理由:着火后,正常供电往往将停止,扶梯四周卷帘会全部落下,人员不能通过自动扶梯进行疏散。"},{"id":14118,"title":"某储罐区,设有4个固定顶储罐,储存物质为汽油,单罐储量为10000立方米,泡沫混合液的供给强度为12.5 L(min·平方米),连续供给时间宜为30min。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调试步骤。(2)当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灭火时,必须选用何种泡沫产生器?为什么?(3)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应是多少?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储罐的时间是多少?(4)泡沫产生器无法发泡或发泡不正常,请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5)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功能验收,喷泡沫试验应满足什么条件才算合格?","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系统调试时首先要进行喷水试验,当为手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当为自动灭火系统时,应以手动和自动控制的方式各进行一次喷水试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均应达到设计要求。喷水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泵能否及时准确启动,阀门的启闭是否灵活、准确,管道是否通畅无阻,到达泡沫产生装置处的管道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泡沫比例混合装置的进出口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喷水试验完毕后,需要进行喷泡沫试验,为了节省泡沫液,喷泡沫试验可仅进行一次。但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宜小于1min,主要是为了真实地测出混合比和发泡倍数。需要说明的是,喷泡沫试验要选择最不利防护区,最不利点防护区一般是指地处最远、最高、所需泵的扬程最大的防护区或储罐,该点需经计算比较后确定。
(2)必须选用高背压泡沫产生器。因为液下喷射泡沫产生器一般设置于油罐防火堤之外,距油罐还有一段距离用管道连接,沿途有一定的沿程摩擦阻力及管道附件局部摩擦阻力,还有油罐内的静压头,如果液下喷射泡沫产生器出口没有一定的背压,那么泡沫不能通过管道进入油罐再浮升到油面。
(3)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距离不宜小于30m。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储罐的时间不宜大于5min。
(4)主要原因:泡沫产生器吸气口被异物堵塞;泡沫混合液不满足要求,如泡沫液失效,混合比不满足要求。
解决方法:加强对泡沫产生器的巡检,发现异物及时清理;加强对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和泡沫液的维护和检测。
(5)储罐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功能验收应进行喷泡沫试验,试验应满足:
①应选择最远端储罐进行试验。
②应以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喷泡沫试验,喷射泡沫的时间不宜小于1min。
③喷射泡沫时应测量比例混合装置的混合比,因本工程所用的泡沫液为3%水成膜泡沫液,因此,混合比应为3.0%~3.9%。
④应对发泡倍数进行测量,发泡倍数不宜低于5倍。
⑤应对系统自开启消防泵至泡沫混合液输送至最远端罐的时间进行测量,该时间不应大于5min。"},{"id":13368,"title":"人防工程内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此时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某电影院位于某地下人防工程(地下二层,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9m)的地下二层整层,建筑而积为4200㎡,设有1个大观众厅(建筑面积为600㎡), 7个小观众厅(建筑面积均为300㎡);共划分6个防火分区,其中大厅、售票区、展示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500㎡),办公、管理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400㎡),放映设备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300㎡),观众厅(均设有固定座位) 区域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不大于1000㎡)。该电影院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options":"","answer":"","explanation":"\n\t人防工程内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n<\/p>\n
\n\t( 1 )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n<\/p>\n
\n\t( 2)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 7633-2008)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当防火卷帘的耐火 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 7633-2008)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 年版)》(GB 50084-2001)的有关规定,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00h。\n<\/p>\n
\n\t( 3)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与楼板、梁和墙、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n<\/p>\n
\n\t( 4)在火灾时能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n<\/p>"},{"id":15169,"title":"末端试水装置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如何进行测试?","stem":" 位于某市中心的一座酒店高度80m,地下室为汽车库。酒店在每隔3层设置楼层服务员,设有客房、餐厅、仓库、办公室、咖啡厅等功能用房。
酒店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置了高位消防水箱,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的水灭火系统和设计流量分别为:室外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地上为40L\/s,汽车库20L\/s;全楼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地上40L\/s,汽车库为10L\/s;全楼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地上为30L\/s,地下车库为40L\/s;—、二、三层中厅部分设有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设计流量20L\/s。地下车库一防火分区分隔部位经论证后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设计流量为15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取1h,其他火灾延续时间均取3h。<\/div>
该建筑物高位水箱为18[up\/201711\/1102a56f17d1c1f543e3aae62e1a6a628485.png],设有容积为612[up\/201711\/1102a56f17d1c1f543e3aae62e1a6a628485.png]的一个消防水池。酒店咖啡厅采用格栅式吊顶,其他场所未设吊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全部采用下垂型喷头,疏散走道上每隔3m安装了黄色玻璃球喷头,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为0.04MPa,并设置末端试水装置,配水管道采用了镀锌钢管,水泵吸水管水平段采用了连接方式为下平的偏心大小头。<\/div>
某次,因旅客吸烟不小心导致火灾时,湿式喷头爆破喷水,报警阀开始动作,但水泵迟迟未启动,水力警铃也没有反应。该建筑物其他消防设施已按现行有关囯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div>
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下列问题(共21分)。<\/div>","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末端试水装置应由试水阀、压力表、试水接头以及排水管组成。
(2)末端试水装置
检测操作步骤:<\/span> ①现场查看末端试水装置的阀门、压力表、试水接头及排水管等外观。<\/div>
②关闭末端试水装置,读取并记录其压力表数值。<\/div>
③开启末端试水装置的控制阀,待压力表指针晃动平稳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div>
④水泵自动启动5min后,读取并记录压力表数值,观察其变化情况。<\/div>
⑤关闭末端试水装置,系统复位,恢复到工作状态。
<\/div><\/div>"},{"id":14162,"title":"指出建筑地上部分平面布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stem":"
某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商业综合楼地上8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42m,地上每层建筑面积均为8000平方米,每层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地下每层层高为5.3m,每层面积为5000平方米。<\/span>该建筑疏散楼梯均为封闭楼梯间并设有两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靠外墙设置,并在首层经过<\/span>长度45m的通道通向室外。封闭楼梯间与地下部分相连通,在首层采用附火极限为1.5h<\/span>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地下部分完全分隔,并设罝明显标志。该建筑地下二层设置了消<\/span>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通风、空调机房和配电室等设备用房和汽车库,地<\/span>下一层设罝了超市;地上一层至二层为商场,三层主要经营各种电器,四层至七层为餐饮场<\/span>所,八层为儿童游乐厅、游戏厅、KTV和电影院。电影院的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其中大厅、<\/span>售票区和休息区的建筑面积为330平方米,疏散走道、卫生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电<\/span>影院设有一个面积为680平方米的大观众厅、3个面积均为380平方米的中厅和几个面积均不大于<\/span>200平方米KTV内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在80-280平方米间不等,其中某个位于疏散走道尽端的疏敗<\/span>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为10m。电影院和KTV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乙<\/span>级防火门进行分割。<\/span><\/p> 商业综合楼外墙采用保温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级。商业综合楼己严格按照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罝了室内外消火栓<\/span>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span><\/p>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存在的问题:<\/p>
(1)电影院:780平方米观众厅的面积超过规范要求;整改措施:将该观众厅改建为建筑面积不大于400平方米的观众厅;<\/span><\/p>(2)儿童游乐场所:儿童游乐场所不应设罝在8楼;整改措施:将儿童游乐场所改建到123层任一楼层或将改成其他使用功能的场所;<\/span><\/p>(3)KTV: KTV内有的厅、室建筑面积超过规范要求;整改措施:将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厅、室改建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的厅、室。<\/span><\/p>"},{"id":12858,"title":"一、情景描述\n某热电厂隶属××公司,其中发配电工段负责公司发电、配电系统的管理工作,保证正常供电。发电工段分为主控岗位和变电所岗位,主控岗位主要负责管理主控高压室、低压室、脱硫、灰水回收泵房配电室,共6台变压器,主控高压室是全公司电能分配中心;变电所岗位主要负责管理一变、三变、四变的高、低压室,共10台变压器。每个供配电室均配置有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若干。主控岗位每班3位值班员,变电所岗位每班4位值班员。\n该电厂针对自身特点组织编制了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具体流程,以及为保证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定期检修维护计划。\n火灾发生的应急处理:\n
\n火灾报警系统设备配置如下:\n
\n二、问题\n1.火灾报警系统维护保养应如何组织?\n2.请简述火灾报警系统日常检查都包括哪些内容?","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n\t1.火灾报警系统维护保养的组织:\n<\/p>\n
\n\t(1)每日应检查火灾控制器的功能,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span>\n<\/p>\n\n\t(2)每季度应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并填写相应的记录。<\/span>\n<\/p>\n\n\t(3)每年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功能,并填写相应的记录。<\/span>\n<\/p>\n\n\t(4)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清洗、标定,产品说明书没有明确要求的,应每两年清洗、标定一次。\n<\/p>\n
\n\t(5)对经检查测试已不能正常使用的火灾探测器等设备应及时更换。\n<\/p>\n
\n\t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日常检查:<\/span>\n<\/p>\n\n\t(1)检查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等组件的外观及运行状态。<\/span>\n<\/p>\n\n\t(2)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显示盘、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运行状况。\n<\/p>\n
\n\t(3)检查消防联动控制器外观及运行状况。<\/span>\n<\/p>\n\n\t(4)检查声光报警器外观。\n<\/p>\n
\n\t(5)检查系统接地装置外观及牢固性。\n<\/p>\n
\n\t(6)检查消防控制室工作环境。\n<\/p>"},{"id":13674,"title":"
某公共建筑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20.1m(建筑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1m,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0.0m)。该建筑地下一、二层,战时均为人民防空地下室,地下每层层高均为5.5m,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为10.9m,地下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0平方米,每层均设有两部地下各层上下互通且平面位置不变的封闭楼梯间(疏散楼梯及其楼梯间门的净宽均为1.2m)。地下二层使用功能为超市营业厅(使用面积为1800平方米),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地下一层使用功能为旅馆,平均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内任意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大于37.5m;地下一层旅馆客房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37.5m;但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其最大距离为18.75m。该建筑已按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1.请指出情景描述中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符之处,并说明原因。2.请计算地下二层超市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并写明计算过程。","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情景描述内容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符之处及其原因如下:
(1)每层均设有两部地下各层上下互通且平面位置不变的封闭楼梯间;<\/div>
理由:因为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为10.9m>10m,故该地下室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div>
(2)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为10.9m;<\/div>
理由:因为人民防空地下室内超市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最小净宽均应为1.4m。
<\/div>
(3)地下一层旅馆客房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37.5m;但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其最大距离为18.75m。<\/div>
理由:因为人民防空地下室内旅馆客房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30m;但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客房,其最大距离应为15m。
<\/div>2、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的计算过程如下:
(1)人民防空地下室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营业厅使用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确定。面积折算值宜为70%,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应为0.80人\/平方米。
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的疏散人数=1 800×70%×0.80=1008(人)
(2)人民防空地下室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按该营业厅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楼层,疏散宽度指标应为每100人不小于1.00m(人员密集的厅的疏散宽度指标也为每100人不小于1.00m);
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1 008×1\/100=10.08m
综上所述,地下二层超市营业厅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为10.08m。"},{"id":13483,"title":"某文化馆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3500m

,设有前厅、观众厅、南北过厅和舞台。该文化馆共有8个对外安全出口,西侧正门有3个出口,安装有铝合金卷帘门,南北两侧过厅的出口全部加装了防盗栅栏门并上锁,观众厅通往过厅(过厅内堆放了一些杂物)的6个过渡门也有2个被锁;通往室外的出口,只有前厅1个外门开启。\n某日,该文化馆举办文艺汇报演出,进行到第四个节目时,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倒数第二道光柱灯(1000W)与纱幕距离过近,高温灯具烤燃纱幕。由于舞台空间大,舞台用品都是高分子化纤织物,故火灾一开始便迅速形成立体燃烧,火场温度迅速升高,并伴随大量有毒气体产生。现场灯光因火烧短路而全部熄灭,在场观众因安全疏散门封闭,来不及疏散,短时间内中毒窒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地消防支队接警后及时到达现场,积极救人,先后破拆了4个推拉式防盗门、木门和一个钢筋封闭窗,抢救出260名被困人员,并将火灾扑灭。火灾共造成32人死亡、128人受伤,烧毁观众厅内装饰物品及灯光、音响设备等物资,直接财产损失210余万元。\n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1、该文化馆发生火灾原因?\n2、从这次火灾事故中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有哪些?\n3、对文化馆的安全疏散有哪些要求?\n4、该文化馆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舞台正中偏后北侧上方倒数第二道1000W的光柱灯距纱幕过近,光柱灯高温烤燃纱幕起火,迅速蔓延成灾。
\n2、(1)安全疏散门上锁关闭,致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拥挤堵塞,来不及逃生,造成大量伤亡。
\n(2)馆内装饰、装修、舞台用品大量采用有机高分子易燃可燃材料,火灾时产生大量烟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使现场人员短时间内中毒窒息,丧失逃生能力。
\n(3)初期火灾处置不当。舞台上方纱幕着火时,馆内工作人员无人在场,现场人员惊慌失措,组织活动的单位也不能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
\n(4)火灾隐患久拖不改。在过厅内堆放杂物,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火规定。
\n(5)管理松懈,未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n3、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的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并应有明显标志。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人数众多,如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为保证安全疏散,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n4、(1)该文化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6条的规定,未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未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没有组织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n(2)该文化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id":14124,"title":"请指出情景描述中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符之处,并提出整改措施。","stem":"
某高度为65m的综合建筑,地下3层,地上18层,地上一至三层为商场,四至十八层为办公楼。地下三层的使用功能为普通汽车库,地下二层的使用功能为有车道且有人员停留<\/span>的机械式汽车库该病房楼地下三层的停车数量为90辆。并设有2个汽车修理车位和一间建<\/span>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充电间,该层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最不利直线距离为70m;地下二<\/span>层的停车数量为200辆,该层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最不利直线距离为65m;地下三<\/span>层至地下二层,及地下二层至室外地坪均分别设置1个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地下一层为设<\/span>备用房。该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均为3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其他每层均独立<\/span>划分为1个防火分区。该病房楼已按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有自动灭<\/span>火系统等消防设施。<\/span> <\/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情景描述中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符之处如下:<\/p>
(1)地下二层有车道且有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现设计为3000平方米;<\/span><\/p>(2)地下三层设有汽车修理车位和充电间;<\/p>
(3)地下三层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最不利直线距离为70m,地下二层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最不利直线距离为65m;<\/span><\/p>(4)地下二层至室外地坪现设计仅设罝1个汽车疏散出口。<\/p>
整改措施如下:<\/p>
(1)把地下二层有车道且有人员停留的机械式汽车库划分为2个防火分区,并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600平方米;<\/span><\/p>(2)取消地下三层汽车库内设置的汽车修理车位和充电间;<\/p>
(3)应保证地下二、三层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均不应大于60m;<\/span><\/p>(4)在地下二层至室外地坪之间再新增1个汽车疏散出口,且使相邻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10m。<\/span><\/p>"},{"id":13180,"title":"综合楼,建筑高度为76.5m,其中1~3层为商场,4~7层为餐饮区,8~21层为宾馆,图1为其中一个疏散楼梯的平面图,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楼梯间应设什么消防设施?(2)前室应设什么消防设施?(3)如果楼梯间和前室要进行防烟,应采取何种方式?","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因该建筑为建筑高度为76.5m的综合楼,属于一类高层综合楼,因此其疏散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其中的应设的消防设施有防烟设施、应急照明系统、感烟火灾探测器。
\n\n\t(2)因为该前室是合用前室,应设的消防设施有防烟设施、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系统、感烟火灾探测器。\n<\/p>\n
\n\t(3)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其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当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上述规定时,防烟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因为该建筑物为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且楼梯间和合用前室没有窗户,因此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应采用加压送风防烟。\n<\/p>"},{"id":14478,"title":"该厂房在疏散门上方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为多少?","stem":"
某单层制衣厂房,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6m。在距该厂房两侧山墙50m处各设有室外地上消火栓一个;在厂房内长边外墙各设两个DN65消火栓,采用25m消防水带、19mm消防水枪。消火栓间距为25m,距山墙12. 50m,消火栓与室内环状消防给水管道相连;该建筑内还设有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喷头间距不大于3.40m,距墙不大于1. 70m。室内、外消防给水均由消防水泵房供给,水泵房内设消火栓两台、喷洒泵两台,均一用一备(P = 40L\/s,H =0.30MPa),并设500[up\/201711\/1106e8fc805b8f084e209dd072c7f660c239.png]消防水池一座。该厂房四面外墙共设3mx2m外窗50樘,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划分防烟分区4个;在厂房疏散门上方设有“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4kgABC干粉灭火器两具。<\/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该厂房在疏散门上方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符合规范要求。<\/p>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10. 3. 5条规定,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p>
①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p>
②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span><\/p>(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10. 3. 2条规定,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p>
①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p>
②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 0lx。<\/p>
③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p>"},{"id":12889,"title":"某高层综合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湿式系统,不做吊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采用下垂型喷头,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为0.04MPa。并设置末端试水装置,配水管道采用了外壁镀锌钢管。请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题目中的设计存在哪些不符合消防设计规范的问题?(2)末端试水装置的组成部分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存在的问题有:<\/p>
①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做吊顶的场所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p>
②水力警铃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05MPa。<\/p>
③配水管道应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p>
(2)末端试水装置应由试水阀、压力表、试水接头组成。<\/p>"},{"id":13565,"title":"某大型购物中心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4m。均采用不燃烧体装修材料,其总平面布局及周边民用建筑等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该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的主要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商业营业厅;其中,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区域建筑面积为2000m
,按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
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商店营业厅区域建筑面积为22000m
,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成10000m
和 12000m
两部分,并采用下沉式广场将其局部连通,按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
划分为十一个防火分区。该购物中心地上一层至地上六层每层的使用功能均为商店营业厅,每层建筑面积均为20000m
,均按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m
划分为四个防火分区。该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n
\n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1、大型购物中心与住宅楼、办公楼、茶楼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规定?\n2、该大型购物中心放火分区的划分是否符合规定?\n3、该购物中心地下营业厅采用下沉式广场将其局部连通是否合理?说明理由。\n4、该购物中心的安全疏散净宽度应如何确定?","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2.2条规定,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n
\n根据上表,结合题中的总平面图可知,大型购物中心(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一级)与住宅楼 (多层居住建筑,耐火等级二级)、办公楼(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三级)、茶楼(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四级)的防火间距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n2、该大型购物中心防火分区的划分符合规定。
\n(1)地下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3.1条规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单、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枳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本题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上一层至地上六层均按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m
划分为四个防火分区,故地上防火分区面积符合规定。<\/span>
\n(2)地下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5.3.1条规定,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的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
。本题中,设备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区域按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
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符合规定。<\/span>
\n\n\t第5.3.5条规定,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
的区域。本案例中,商店营业厅区域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成10000m
和12000m
两部分,符合规定。 <\/span>\n<\/p>\n\n\t第5.3.4条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m
;②设置在单层建筑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m
;③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m
。本题中,地下商店营业厅区域按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
划分为十一个防火分区,符合规定。<\/span>\n<\/p>\n3、该购物中心地下营业厅采用下沉式广场将其局部连通合理。<\/span>
\n理由: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5.3.5条规定,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m
的区域。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等方式进行连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n(1)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并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span>
\n(2)防火隔间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并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
\n(3)避难走道应符合规范相关规定:<\/span>
\n①避难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span>
\n②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n③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n④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n⑤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n⑥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n(4)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n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一2014)第5.5.21条规定,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下表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span>
\n
\n<\/span>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n该购物中心(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人口地坪高差≤10m)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区域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75m计算确定;该建筑地上一层及以上各层商店营业厅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id":14906,"title":"确定该仓库及其各层的火灾危险性分类","stem":"某框架结构仓库,地上6层,地下1层,层高3.8m,占地面积6000[up\/201711\/111662c4d9c61d1542d6b35f1175947f9217.png],地上每层建筑面积均为5600[up\/201711\/1116e1f8cf3f55c5489c8a8ff0c5c8fbb1c3.png]。仓库各建筑构件均为不燃性构件,其耐火极限见下表。<\/p>

<\/span><\/p>仓库一层存储桶装润滑油,二层存储水泥刨花板,三至六层存储皮毛皮制品,地下室存储玻璃制品,每件玻璃制品重100kg,其木质包装重20kg。该仓库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000<\/span>[up\/201711\/111695fd215e7f9a48aa98d989486dbfd5eb.png]。一层内靠西侧外墙设置建筑面积为300<\/span>[up\/201711\/11163193a1d12498480cb218845411486f35.png]的办公室、休息室和员工宿舍,这些房间与库房之间设置一条走道,且直通室外,走道与库房之间采用防火隔墙和楼板分隔,其耐火极限分别为2.50h和1.00h。走道连接仓库的门采用双向弹簧门。仓库内的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2个安全出口,两个安全出口之间距离12m,疏散楼梯采用封闭楼梯间,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间的门采用能阻挡烟气侵入的双向弹簧门。该建筑的消防设施和其他事项符合国家消防标准要求。 <\/span><\/p>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仓库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 性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仓库一层储存物品润滑油,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仓库二层储存物品为水泥刨花板火灾危险性为丁类;仓库三至六层储存物品为皮毛制品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地下室储存物品为玻璃制品火灾危险性为戊类。"},{"id":13566,"title":"某市火车站地下商场,位于火车站站前地下广场一层,建筑面积约为1477m
,目前有多家商户。该商场主要经营皮具、箱包、鞋服,配套部分餐饮及台球、网吧、电子游艺等娱乐场所。 \n\n\n\t联合检查组在检查火车站地下商业广场消防安全时发现,其消火栓内水枪水带残缺不全、 消防防火设计分区被随意改变、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疏散照明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20min、水泵房启动按钮被设为手动,消防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在该商场,检查组还发现,原本应该封闭的区间,商场方面擅自改变了使用功能,变成了敞开的楼梯通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时,报警阀组(湿式)的水力警铃未报警,开启测试阀,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启动。 \n\n\n\t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反馈给铁路公安部门,并提请当地政府,督促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力度。\n\n\n\t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n\n\n\t1、科学、规范、合理的防火设计是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安全逃生的必要条件,相关部门安全组织机构应如何设立?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履行哪些职责?\n\n\n\t2、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如何进行整改?\n\n\n\t3、针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n\n\n\t4、指出水力警铃未报警、消防水泵未正常启动的原因,并写出处理方法。","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 1 )消防安全组织由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组成。<\/span>
\n消防安全组织人员基本分为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部门消防安全负责人等。<\/span>
\n( 2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履行下列职责:<\/span>
\n①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span>
\n②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span>
\n③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span>
\n④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span>
\n⑤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span>
\n⑥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span>
\n⑦组织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span>
\n( 3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责任:<\/span>
\n①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span>
\n②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span>
\n③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span>
\n④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span>
\n⑤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span>
\n⑥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span>
\n⑦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span>演练。<\/span>
\n⑧完成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span>
\n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span>
\n2、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如下整改:<\/span>
\n( 1 )消火栓内水枪水带残缺不全。<\/span>
\n整改:在建工程结构施工完毕的每层楼梯处,应设置消防水带、消防水枪及软管,且每个设置点不应少于2套。合格的消防水枪铸件表面应无结疤、裂纹及孔眼;使用小刀轻刮水枪铝制件表面,检查是否做阳极氧化处理。<\/span>
\n( 2 )消防防火设计分区被随意改变。<\/span>
\n整改: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属于火灾隐患,应按规范规定及设计划分防火分区。<\/span>
\n( 3 )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span>
\n整改:消防控制室应实行每日24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持有规定的消防<\/span>专业技能鉴定证书。<\/span>
\n( 4 )疏散照明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20min。<\/span>
\n整改: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0.5h(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1.5h,对于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span>
的公共建筑不应少于1.0h,对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span>
\n( 5 )水泵房启动按钮被设为手动。<\/span>
\n整改:消防水泵启动控制按钮应置于自动启动挡。<\/span>
\n( 6 )商场方面擅自改变了封闭区间的使用功能,变成了敞开的楼梯通道。<\/span>
\n整改:商场应设置封闭楼梯间(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span>
\n3、针对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 )确定消防安全责任。(2)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3 )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4 )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5 )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6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三项”报告备案制度,“三项”报告备案包括:①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②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③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备案。<\/span>
\n4、( 1 )湿式报警阀组水力警铃工作不正常的原因分析如下:①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安装调试不符合要求;②控制口阻塞或者铃锤机构被卡住。<\/span>
\n故障处理:①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的,更换水力警铃;安装缺少组件或者未按照图样安装的,重新进行安装调试;②拆下喷嘴、叶轮及铃锤组件,进行冲洗,重新装合使叶轮转动灵活。<\/span>
\n( 2 )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压力开关设定值不正确;②消防联动控制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损坏;③水泵控制柜、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式未设定在“自动”状态。<\/span>
\n故障处理:①将压力开关内的调压螺母调整到规定值;②逐一检查控制模块,采用其他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核定问题模块,并予以更换;③将控制模式设定为“自动”状态。<\/span>"},{"id":13988,"title":"某高层旅馆地上8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31.50m,总建筑面积8880㎡,每层建筑面积987㎡。地下一层设生活给水泵房、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配电间等。首层为大堂、多功能厅以及厨房、娱乐室等,地上二至八层为旅馆客房。该旅馆每层设有3个DN65室内消火栓,消火栓间距小于25m;各层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堂、多功能厅以及厨房、娱乐室和疏散走道及楼梯间设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各层内个室内消火栓处配置2具手提示ABC干粉灭火器,室外150m范围内设有两个室外消火栓。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消防水箱容量不应小于多少?2.环境温度高于70℃或低于4℃的建筑物内有不允许漏水损失要求时,应设置哪种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灭火器配置场所火灾种类有哪些?4.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哪些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消防水箱容量不应小于18立方米。
2.应设置预作用系统。
3.①固体物质火灾;②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③气体火灾;④金属火灾;⑤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4.①公共活动用房;②走道;③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④自动扶梯底部;⑤可燃物品库房。"},{"id":14640,"title":"该电影院采用的疏散楼梯间形式正确吗?疏散宽度应符合哪些规定?电影院观众厅的疏散走道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 某电影院位于某地下人防工程的地下二层(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之间高差为9m),建筑面积为4200[up\/201710\/1017fd9d1e0e169747ad95d623f230700f6c.png],设有1个大观众厅(建筑面积为710[up\/201710\/1017294bfba7ce2b407c81a6a9bc20988d36.png]),7个小观众厅(建筑面积:均为370[up\/201710\/10175c23d74a002941379fc223f16509ddf6.png])。该电影院共划分6个防火分区,其中大厅、售票区、展示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400[up\/201710\/1017222ff393544a434fb6fddef0fe7bfd8c.png]),办公、管理用房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300[up\/201710\/10175038a022825d42ada8dd57a9a7d21a18.png]),放映设备区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200[up\/201710\/101745095d71a3f84c58bbcbe0d14cebfdd6.png]),观众厅(均设有固定座位)区域分为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1100[up\/201710\/10171c52527378b9425bb9c55fb61886b39b.png])。该电影院设有7部通至室外的封闭楼梯间,其中大厅所在防火分区2部,其余每个防火分区各1部;各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均通过疏散走道连通。该电影院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可采用封闭楼梯间。该电影院采用的疏散楼梯间形式正确。该人防工程设有电影院,地下建筑层数为两层,且地下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应设置封闭楼梯间。<\/span><\/p>(2)疏散宽度的计算和最小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p>
①每个防火分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应按该防火分区设计容纳总人数乘以疏散宽度指标计算确定。由于该地下人防电影院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均小于10m,所以其疏散宽度<\/span>指标应为每100人不小于0.75m;但因其中的观众厅人员密集,故观众厅的疏散宽度指标应<\/span>为每100人不小于1m。<\/span><\/p>②该地下人防电影院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40m,单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双面布置房间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60m。<\/p>
(3)电影院观众厅的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等应符合下列规定:<\/p>
①厅内的疏散走道净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且不宜小于1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p>
②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 65m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 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40m。<\/span><\/p>③观众厅座位的布置,横走道之间的排数不宜大于20,纵走道之间每排座位不宜大于22个;当前后排座位的排距不小于0. 90m时,每排座位可为44个;只一侧有纵走道时,其座位数应减半。<\/p>
④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平均不应大于250人。<\/p>
⑤观众厅的疏散门,宜采用推闩式外开门。<\/p>"},{"id":15245,"title":"指出本案例中泡沫灭火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stem":" 某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甲醇合成厂房,厂区内设置多座储存甲醇的固定顶储罐,储罐直径45m。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泡沫混合液的设计供给强度为10L\/min·㎡,连续供给时间30min,泡沫混合液的浓度为3%。经计算,罐内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用量为150000L,管道剩余量为19500L,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5000L泡沫液储罐。
2017年厂区各类消防设施施工完成后进行调试和检查,下列关于泡沫灭火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的调试和检查的结果如下:<\/div>
(1)泡沫灭火系统调试:<\/div>
选择最不利防护区以自动方式进行一次喷水试验,试验完毕,将水放空后,进行喷泡沫试验。对所有防护区以自动方式进行喷射泡沫,时间为30s,测得泡沫混合液的发泡倍数为4及到达最不利点防护区(储罐)的时间不大于10min。<\/div>
(2)灭火器检查:<\/div>
所配置的干粉灭火器中有2000年生产出厂的产品。检查人员为确定所配置的灭火器类型,将灭火器筒体旋转查看铭牌标志,铭牌上粘贴有2010年的最新维修合格证。另发现一具出厂日期为2003年的灭火器有2次维修记录,分别为2009年和2013年。经测量,手提式灭火器顶部离地面高度1.3m,底部离地面高度0.05m。<\/div>
(3)消防供配电检查:<\/div>
厂房消防用电采用二级负荷供电,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应急照明灯具接自楼层照明配电箱,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具。柴油发电机房备用照明,电源引自市电与柴油发电机切换供电的应急照明配电箱。在疏散走道采用声控感应或触摸型延时开关控制应急灯具,当火灾发生时可通过广播或人工转换至应急状态。<\/div>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1分):<\/div>","options":"","answer":"","explanation":"本案例中泡沫灭火系统存在的问题:
①泡沫混合液的设计供给强度为10L\/(min·㎡),不符合要求。<\/div>
原因: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甲醇液体储罐液上或半液下喷射系统,其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L\/(min·㎡)。<\/div>
②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5000L泡沫液储罐,不符合要求。<\/div>
原因: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储罐区泡沫灭火系统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罐内用量、该罐辅助泡沫枪用量、管道剩余量三者之和最大的储罐确定。泡沫混合液的浓度为3%,罐内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用量为150000L,管道剩余量为19500L,则罐内用量与管道剩余量之和为(150000L+19500L)×3%=5085L,另外还需考虑辅助泡沫枪的用量。可知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5000L泡沫液储罐不符合要求。<\/div>"},{"id":14085,"title":"某大学体育馆长95m、宽48m,比赛场地位于一层中部,观众席共3层,总建筑面积为13275.4平方米,总座位数6316座,其中固定座椅4054座,活动座椅2262座。一层层高4.10m,二层层高2.70~11.45m,三层落座距屋顶结构层最小高差为3.10m,比赛主馆屋面结构处标高为27.5m。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并按规范要求设置了消防设施。请分析以下问题:(1)该体育馆周围的消防车道应采用什么形式?(2)该体育馆到消防车道有何要求?(3)该体育馆内的防火分区如何划分?(4)确定该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数量。","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因为该体育馆有座位6316个,超过了3000座,应在该体育馆周围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果有困难可沿体育馆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该体育馆的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环形消防车道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相通。消防车道与体育馆之间不能有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因为该体育馆属于高层建筑,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3)该体育馆属于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其防火分区的面积最大允许面积为1500平方米,并且对体育馆可以适当放大,因为该体育馆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防火分区的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可将比赛场地和观众席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其他区域按实际情况进行划分。
(4)该体育馆观众厅的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过计算确定,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400~700人,因此该体育馆的疏散门最少应为10个。"},{"id":15101,"title":"指出图1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图中数字9组件的名称和作用。","stem":" 某东北地区高层综合楼,建筑高度149m,地下室为汽车库、消防水泵房、报警阀组、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室、通讯机房等电气设备机房);地上部分为商业(内设中庭,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办公以及酒店。设置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消防设施。
室内和室外消火栓流量均为4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为30L\/s,中庭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流量为20L\/s,防火卷帘冷却水幕设计流量为15L\/
s,消防水池采用两路补水(两路补水量分别为30m3和50m3)商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span><\/div> 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按照产权单位委托,对建筑内的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进行了年度检查,发现:<\/div>
1)在消防水泵房内,消火栓泵吸水管水平段的连接采用偏心异径管顶平接的方式;喷淋泵吸水管水平段的连接采用偏心异径管底平接的方式。汽车库内无吊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采用ZSTX15-68型喷
头,溅水盘距离楼板的距离为0.6m。<\/span><\/div> 2)打开湿式报警阀处的放水试验阀后,排水管出水量很小,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消防水泵均未发出相应的动作信号,但延迟器下方的节流孔有微量的水流出。<\/span><\/div> 3)地下9个电气设备间采用了一套组合分配式气体灭火系统,系统组件正常。<\/span><\/div> 4)切断商场某个防火分区应急照明配电箱内的分配电装置时,由该配电箱供电的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在10s内转入了应急状态;通过照度仪测得商场地面照度为2.0lx。<\/span><\/div> 5)疏散走道内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具(非安全出口)安装在了距离地面高度为1.1m的<\/span>墙面上,间距为22m,拐弯处<\/span>未设置指示灯具。<\/span><\/div>
<\/div>
<\/div>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21分)。<\/div>","options":"","answer":"","explanation":"1)错误之处:
a.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没有安装止回阀或单向阀;<\/div>
b.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连接在了湿式报警阀的后面(系统侧),会造成湿式报警阀组阀瓣延迟打开,消防水
泵延迟启动;应将出水管接在湿式报警阀的前面(供水侧)。<\/span><\/div>
<\/div>
2)数字9代表的组件为水流指示器,其作用是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某一区域水流动的信息(报告发生火灾的部位)。
<\/div>"},{"id":14488,"title":"1. 简析该商业大厦发生火灾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stem":"
某商业大厦占地面积为12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一座改建的综合性商业大厦,由新旧两部分组成,新楼(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排烟系统清晰高度2.5)8层,旧楼4层,旧楼与新楼毗连,共有7处接合部相通。旧楼的一、二层经营家电、文具、百货,三层经营金银首饰并设有KTV,四层为办公室。该商业大厦内未设置防火分区,但设有室内消火栓及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配备了手提式灭火器,还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只有一层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进水阀门工作不正常。<\/p>
某日,旧楼一层出租柜台的售货员下班后未按规定关灯,致使安装在灯箱内的一只日光灯长时间通电,造成镇流器线圈匝间短路,线圈产生的高温引燃固定镇流器的木质材料,起火后迅速蔓延。由于自动报警系统出现故障,报警不及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近1小时后才赶到火场,加之周围道路狭窄,灭火路线少,水源缺乏,经过8小时的灭火战斗,最终将火灾灭。该起火灾共造成34人死亡,烧毁售楼3层,西部平房2000平方米营业厅全部烧毁,新楼有2层不同程度过火,直接经济损失2280万元,其中商场建筑损失200万元,设备损失80万元,商品损失2000万元。<\/span><\/p>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
(1)该商业大厦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旧楼出租柜台的售货员下班后未按规定关灯,致使安装在灯箱内的一只日光灯长时间通电,造成镇流器线圈匝间短路,线圈产生的髙温引燃固定镇流器的木质材料所致。<\/p>
(2)应吸取的主要教训:<\/p>
①该商业大厦在营业终止后,未按规定关灯,导致日光灯镇流器线圈匝间短路起火。<\/p>
②该商业大厦未按规定设置防火分区,对固定消防设施、设备器材平时维修管理不善,致使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中未能正常发挥作用,使小火变成了特大火灾。<\/p>
③该商业大厦未落实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消防安全管理混乱。<\/p>
④报警晚,耽误了灭火和楼内人员自救逃生的最佳时机。消防队到场时,火灾已进人猛烈燃烧阶段,并已向上迅速蔓延。<\/span><\/p>⑤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通道不畅,水源不足。<\/p>"},{"id":14548,"title":"农村设置在居住建筑内的厨房应符合哪些规定?","stem":"
某乡总面积为168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为11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678人,辖8个村民委员会,84个自然屯,11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仫佬、水等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46. 3%,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该乡有丰富的竹木资源,当地群众依地取材,以木质结构住房为主,按风俗群居建寨,依山建房,沿坡群居,大多建在半山腰和山顶,一个村寨一个群落。村寨规模大小不等,小则为十几户,大则上百户,且村寨之间距离很近。由于地处偏僻、住房建造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惨剧。<\/p>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p>","options":"","answer":"","explanation":"农村设置在居住建筑内的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靠外墙设置;(2)与建筑内的其他部位采取防火分隔措施;(3)墙面采用不燃烧材料;(4)顶棚或屋面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id":13261,"title":"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高度为72.5m,地上共23层,建筑物内走道长度为52m,宽2.4m,设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位于楼顶。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独立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正压送风风机安装在建筑的屋顶上。现根据要求进行功能测试验收,功能测试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stem":"","options":"","answer":"","explanation":"本次功能测试的内容和要求及方法有以下几点:
\n1)<\/span>手动启动楼顶的每一台加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应能正常手动启动和停止,其启停状态信号应在<\/span>消防控制室显示;<\/span>
\n2)<\/span>手动开启阀门的执行机构,前室的常闭加压送风口、内走道的排烟防火阀、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span>火阀应能正常手动开启和复位,阀门关闭严密,开闭动作信号应在消防控制<\/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