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种德宫

种德宫(1/共9页)

  • 景点名称:种德宫
  • 地址:内厝澳路373号
  • 地理位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内厝澳路373号种德宫
  • 区域编码:350203
  • 介绍

    种德宫初坐落于厦门鼓浪屿西部鸡母山向北延伸支脉西麓坡地濒临小河处,背山面海,信众称为大道公庵。以后庵未知何故停止祀奉大道公活动,故称其庵为旧庵;称庵前之河为旧庵河。据传说大道公神像被请进种德宫祀奉的年代,大约是在明成化(1455年-1487年)年间。在上述种德宫停止活动后,聚居在现今内厝沃路(内厝澳路)与鸡山路的居民,又募资在鼓浪屿西北部俗称湾仔尾山东南麓坡地(现编为内厝澳路门牌373号)新建一座种德宫。其始建年代,志书未载。种德宫是一座三门二进殿宇,建筑面积约78平方米。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正中大门顶石梁横刻:“保生大帝”四字。其上悬挂直书“种德宫”木匾。中门两侧刚门框石柱上分别刻着:“点水活生灵,庙祀桑邦弘种德”及“一丝神脉里,纶封大帝尚真人”的联对。宫门两旁各安置一双精雕大石狮。进入宫门为拜殿,殿中安置一供桌,桌之前有一件铜制大香炉,系信众庄天赏于1992年奉献。再进为龙虎井,原两侧墙壁雕画龙虎图像,故称天井为龙虎井,以前房屋维修时天井被封顶。现今重建后已恢复天井。后殿正中案上神龛中祀奉保生大帝神像。神像金面黑须,两目炯炯有神,端坐龛中,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后殿两侧配祀36官将神像,显得肃穆庄严。

    种德宫地图位置(模拟)

    种德宫精选点评

    厦门鼓浪屿岛上,一个跟宗教有关的景点,路过可以看看。
    【鼓浪屿种德宫影像】种德宫主供保生大帝(也称大道公,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信仰,医神。),明永乐年间始建,隆庆年间重建于内厝澳,是鼓浪屿岛开基祖宫。种德宫是免票的,抽签**全看看自己,有功德箱和二维码也没人看守,我就捐了功德,上了香,随便求了支签。被香火熏黑了的墙面和斗,包括几乎磨平了的木卦都能看出信众对这座五脏俱全的小庙的无限寄托。
    种德宫,位于内厝澳码头附近,在鼓浪屿的西端,我们平时从轮渡码头或三丘田码头上岛,走到那,需要横穿整个岛,想对比较远。 种德宫信仰的是大道公,也就是保生大帝。宫庙很有闽南建筑风格,屋檐弯弯向上飞翘,鲜艳明丽的彩瓷贴给庙宇增添了几份灵动。庙前有石碑,殿内有重修碑文,记载庙的历史。
    鼓浪屿的这座小庙,是闽南常见的寺庙造型,供奉保生大帝,据说始于明朝。这庙也是见证鼓浪屿开发发展的,和民生平安祈愿紧密联系。现在周边环境还不错,游客也相对较少,可以去看看。
    从旧美国领事馆依着路标往内街走,大概需要10至15分钟就到达。这是一家很少的庙宇,据说是清朝时期的建筑,但不算很特别,只是匆匆流览完就走了。
    晚上出来觅食的时候遇见的,感觉好神秘。门口有两颗山茶花。
    在鼓浪屿岛上散步,穿过隧道,沿着路标走到这里,是当地的原住民拜神祈福的好地方,历史悠久已经有六百多年了,信奉医神大道公神。
    有历史感,古色古香,听说种德宫很灵验,拜拜
    岛上的庙有特色,但很少有人去看。
    厦门的鼓浪屿岛,是个旅游之岛,文艺音乐之岛,种德宫是本地人建的祈福地方,已经很有历史了,一块巨石上面刻了大大的寿字,房子闽南建筑风格浓郁。
    种德宫种德宫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