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天津市景点

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1/共5页)

  • 景点名称:三岔河口
  • 地址:李公祠东箭道与李公祠大街交叉口西北150米
  • 地理位置:天津市河北区李公祠东箭道与李公祠大街三岔河口
  • 区域编码:120105
  • 介绍

    三岔河口是天津卫的发祥地,见证了天津的发展,这里风景很美,可以看到天津之眼。

    开放时间

    1/1-12/31 全天开放

    三岔河口地图位置(模拟)

    三岔河口精选点评

    这里有个引滦入津纪念碑,挺不错的
    五一假期之【天津】 高速过天津太多次,正儿八经的来天津逛,这是第三回。 【趣味】先去天津之眼,之后来三岔河口这边溜达,假期人不少,遛娃的,旅游的,河边钓鱼的,卖小吃的,熙熙攘攘。 【景色】三岔河口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之前刚去过京杭大运河无锡段,不由得感叹,古代人民也是老厉害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看见一个用可视设备抓鱼的人,后来听说是可视锚鱼严重违法,后悔没有举报他。
    好多人在钓鱼,生态环境真不错啊。
    夜景很美,十多年前有个天津之眼的摩天轮在这。水中的轮船有游客。
    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子牙河、南运河(卫)、北运河(潞)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
    环境优雅,交通方便,配套齐全,服务周到
    “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其中的炮台便是消失的天津坐标――三岔口黑炮台。 1900年7月14日(旧历六月十八),八国联军攻陷了天津。在八国联军入侵时曾发挥过很大作用,联军说它是“我们所有伤亡的根源”的黑炮台,战后被联军彻底销毁。这最后一座立下赫赫战功的炮台,因为战争的失败,最终在1901年9月25日消失了。但这是黑炮台的光荣。因为它让敌人感到害怕――这也是黑炮台存在一百多年的真正骄傲。 天津卫还有一句老话:“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三岔河口素有“天津摇篮”美誉,是历代天津的政治中心,也是近现代工商业、教育文化发祥地,三岔河口在天津运河故事中是浓墨重彩的篇章。 《宋史》记有公元1081年黄河至“清州独流寨三岔口入海”,大概是目前关于三岔河口最早的文献记载。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天津最早的居民聚居地、水旱码头、漕运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元代张翥曾写下“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诗句来描写此地的繁华。 根据《天津卫志》记载:“三岔河在津城东北,潞、卫二水会流。潞水清,卫水浊,汇流东注于海。”以前的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海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 如今,市民可以在金钢桥海河堤岸看到一块百米浮雕墙,上面雕刻着由清代画家江萱 所绘的《潞河督运图》浮雕,以及当代史学专家南炳文撰写、书法家李德海书写的《三岔河口记》碑文,其描绘了三岔河口历史变迁。 令人遗憾的是,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58处大运河遗迹中,天津一处都没有。在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转折过程中,天津变动太大,如北仓廒、水次仓、北大关、水西庄、三岔河口的海河楼、崇禧观、望海寺建筑群等,虽然均代表着天津运河文化,但现今都已不复存在。
    三岔河口坐落在海河之上,谓之为一角落,河北交界的地方嗯,三岔河,这就是典型的三叹
    俗话说,”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所谓的三岔口,即海河、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的交汇处。 运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天津人,三岔口则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 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三岔河口就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子牙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
    天津市的发祥地之一。早期粮食依靠河运进京。这里是南北运河和海河的汇合处。
    这个季节的三岔河口最美,来看看
    三岔河口三岔河口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