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广东省景点

文武帝宫

文武帝宫(1/共3页)

  • 景点名称:文武帝宫
  •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东胜街66号
  • 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文武帝宫
  • 区域编码:440310
  • 介绍

    文武帝宫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建于清代中晚期,东偏北朝向,由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组成,砖木结构,尖山式灰瓦顶,中殿有方形石柱,后殿原立有武帝关公和文帝文昌君塑像,是一座清代同时供奉文武帝的寺庙建筑,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

    文武帝宫地图位置(模拟)

    文武帝宫精选点评

    东胜街是清代坪山繁华的贸易中心——坪山墟。在坪山并入深圳之后,如今这里也开始了旧城改造。街道四方规整,干净整洁,临街的店面也被统一涂成了白色。不过,仍能寻到历史的印记。 在街上的文武帝宫保存至今,只是现在已经不祭拜文昌君和关公,成为一间社区图书馆。我坐在文帝宫中,开始写这座庙的历史。原本庙的后方成了图书馆的临街的正门。只有穿过图书馆来到后门,才能看到真正的庙门。庙门上还镶着“文武帝宫”的青石碑,檐梁上的木雕虽然饱经沧桑,但仍然清晰可见。 馆内还保存着两块石碑,一块是《文武帝庙落成勒石序》,另一块是《新建文武帝碑》。碑文记录着这座庙的历史,可落款处却没有具体年份。只知道这座庙是在坪山墟形成之后一百多年建成的,只能推断是在清代的中晚期。 当时,繁华的市集已经形成,小生意人渐渐富裕起来,开始出现像修建了大万世居的曾氏这样的大家族。 但是,坪山墟的家族们在科举上却表现平庸,没人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们将原因归结到没有选择正确的位置来拜祭文昌君和关帝。生意人们自掏腰包集资,选择了新的风水宝地,在市集上盖起了这座庙。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废除标准》等法规,规定包括三大宗教、孔子等为官方承认的祭祀,其他的神庙遭到不同程度的禁止。1938年,文武帝宫也变成了坪山乡政府的办公地。到了1949年,寺庙被改造为力行中学。建国后,成为乡政府的办公地,后又成为计划经济体系中掌管人们生存必需品的粮站。如今,馆内还存有“宝安县坪山粮食管理所粮油供应站”的牌子。 文革时期,文武帝宫难逃劫难,关公的塑像被人从庙里拉出来丢进了河里。文武帝宫作为一间神庙的角色彻底终结。在成为社区图书馆前,文武帝宫还被租用作为杂货店。 2018年,坪山图书馆请来了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周国平做首任馆长,同时也开始将坪山的各个老建筑重新活化,变成社区图书馆。文武帝宫在2019年也加入这个队伍,成为坪山图书馆的“客家特藏馆”。 馆内有一整个书架关于客家文化的书,要知道,坪山在从前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翻开一本线装版的《新安县志》,原版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刻印,2007年又有香港重新出版,饶宗颐特为题签。新安,就是深圳的前身。
    文武帝宫文武帝宫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