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蟳埔村

蟳埔村(1/共10页)

  • 景点名称:蟳埔村
  •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蟳埔村
  • 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
  • 区域编码:350503
  • 介绍

    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主要表现在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上。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蟳埔女“戴簪花圈,插象牙筷”的头饰是从宋代以来从中亚流传过来的。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蟳埔村地图位置(模拟)

    蟳埔村精选点评

    通过央视远方的家系列纪录片,第一次知道蟳埔村。蚵壳厝和头戴花环的蟳埔女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印象,这次得到机会来泉州专门前来蟳埔村。 五月的天空太阳已经非常毒辣,位于晋江入海口的蟳埔村,岸线毫无遮挡,赶快钻入错落的民居群中以借阴影遮蔽烈日。走了两步很快在背街的小巷中发现了一座蚵壳厝,巨大的耗壳已经成为石灰岩,据说这是当年从海外返回中国用于压舱的非洲大耗的壳,而周遭的蚵壳厝一座接一座,蔚为大观。 街边很多老太太,头戴簪花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是在闲谈,而是在剐海蛎肉,她们就是闻名的蟳埔女。 蟳埔村不需要门票,完全开放的社区充满了烟火气,和泉州市区的景点比起没有如潮的游人,很值得慢下来体验。
    蟳埔村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重点说一下地图导航。一定要定位到蟳埔菜市,下车就是村口,可以直接开始游览。千万不要定位到蟳埔村,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下车后跟着导航绕了半小时才找对。地方的人的经验之谈
    追完日落的那天 莉莉带我们去了附近的蟳埔村 又是一处非遗景点 头戴簪花的蟳埔女 蚵壳建成的房屋 路边的菜市 狭长幽暗的小巷 古早味的理发店?? ……想起了五条人的城中村 下次 下次一定换一个白天 再来拍照??
    蟳埔 小渔村真的好小,最多的店铺就是做头的了,女生来了几乎都是做个造型换上衣服再拍照。可惜也没什么拍照特别好看的景点。港口只有破旧的渔船和脏兮兮的海水,很多人在那里拍照,大量生蚝运上来,有些壳直接丢在地上,腥气很重。 卖海鲜的老奶奶们很多都有精美头饰。村子里频繁有各种野犬恶犬出没,把我们的爱犬都给咬了一口,真是吓人。明明一直拴着绳,完全没有去招惹村狗。村狗们也没人管,没有被拴着,满大街乱跑。 吃饭完全不建议,看好赶紧开车回城。没有专门停车场,开过菜市场在大路边随便找个地方停一下即可。
    做半天的蟳埔女~ 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的一条小渔村,距泉州市区10公里,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虽经历代与当地汉族通婚,但中亚的遗风尚存,主要表现在蚝壳房和蟳埔女的头饰上。 蟳埔女盘头插花,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蟳埔阿姨爱戴花 
    来村子之前陆陆续续见过几次蟳埔女,对于她们的服饰打扮已觉惊艳,为此才特地来这儿看看。至于大家感兴趣寻找的贝壳房子,我倒是无所谓!蟳埔村紧靠海边,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了泉州的一座城中村。村子相对是比较破旧的,走在村中仅有的两三条小街上,随处可见成堆的海蛎壳和正在拨海蛎的蟳埔女人,空气中也是弥散着淡淡咸腥味。蟳埔女们忙碌的身影总在眼前晃过,她们或在开三轮跑货运、或在摆摊卖海鲜、又或在挑水买菜晾鱼干,反正没见一个是闲着的!而蟳埔的男人们却是相当的闲适,扯个沙发椅坐树荫下喝茶、跷着二郎腿坐屋里抽烟!还有更甚的:明明只有三个人,凑不起一桌牌,却仍然坐在麻将桌旁津津有味地议论牌技!看得我这个同样是一家之主的内地男人也真是醉了!
    蟳埔村离市区较远,不过想看日落的朋友都会去到那里。建议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到那里,村里看看那些戴花的老奶奶(据说她们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用牡蛎建的房子的还真的蛮特别的,最后看个日落吃个海鲜返城。
    蟳埔村离泉州市内大概半个小时的车程。打车到蟳埔村菜市场下车,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市集,市集上许多蟳埔女穿着传统服饰和盘着发髻在撬牡蛎,街上有可以租传统服饰的店铺。沿着路牌往村子里走,就可以到最有名的牡蛎墙了。是很多人写生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有老旧的也有新建的,看了村里是重点发展旅游业,所以路标很清楚,村民也略商业。 景点有顺济宫,很新的样子,估计后期有翻新过。海边还有小小的蟳埔码头,停靠了一些小小的捕鱼船。 游玩时间建议半天即可,吃饭的话 可以回到室内吃,或者打车两公里远的地方就是个大的商城,可以去休息休息。
    现在旅行,喜欢去寻找一些有着古老文明和传承的地方。 去泉州,很自然的“蟳埔村”这三个字吸引着我,让我不由得特别向往 好,那就去~~ 蟳埔村,距离泉州10几公里的小渔村,据说是阿拉伯人的后裔。 这个渔村以蚝壳房被人所知,当然还有蟳埔女。 很顺利地约到了顺风车~~耶!我爱滴滴 从西街附近约个顺风车,20块钱左右,不到半个小时就到啦 车主特别的好,一直把我送到蟳埔村的村口 其实,蟳埔村,很多泉州本地人都没有来过 进去,是另一个世界 蟳蜅女与湄洲女、惠安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哈 我拍的这两位应该都是已婚妇女,因为只有已婚妇女,才要用簪子横着别过头发,上面再戴一串鲜花串(图二) 大家来到这里,都会去找蚝壳房 蚝壳房就是房子外面用海蛎子壳给砌成。 现在这房子也不是很多了,到了村子后我就打听。但是,语言上真的有点不通呢,人们基本说的都是方言,福建闽南话 这时一个有点胖的男人听到我在问路,说就在我家,我带你去吧。 好呀,坐着摩托车就出发啦。然后就来到了这座房子前。(图五) 这个男人就进到家里去了 我很好奇,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得到允许后,进去参观了。 坦率地说,刚一看到房子里的样子,我确实很吃惊,因为真的很破旧的 房子的主人,正坐在床上喝茶。带我来到这的男人是他的朋友。 他们看到我,邀请我要不要进去一起喝。 一秒钟的犹豫,我欣然答应了。 因为,我可以感受到他们两个人的和善 没想到,这一喝茶,我们竟然聊了一个多小时的天 这个有点瘦的男人很擅长交流,说了好多。 这房子是他的,应该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的房子是用稻草和土建筑的,特别的结实,而且冬暖夏凉。 他说曾经做过实验,在最冷的天气里,古代的房子要比现代钢筋水泥建造的至少要高10几度。 凑近了仔细看,可以看到里面的稻草 他又介绍说这海蛎子壳儿都是古人用手切割的,并且一层一层非常巧妙的叠加在一起,不留一点缝隙。 我们三人不由得赞叹祖先的智慧。 他们说这个渔村基本都是靠打渔为生,世世代代。 又说现在海洋资源越来越少了,都在填海建房,海里基本没有什么东西了。 最后,我问他,你觉得现在幸福吗?他说挺幸福的,老婆很尊重他,有俩女儿,挺好的。 离开了蟳埔村 一条马路之隔~~~外面是这样的世界,海的那边高楼林立~~ 这个小渔村正在被所谓的现代文明一点点的吞噬 脑子里莫名就出现郑智化的那句歌词: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蟳埔村 一个小众的漁村 嘗試了當地的梳頭,好特別[憨笑]當一回當地人[偷笑] 遇到當地的漁民,吃一頓比較特別的飯 真的是保留有好多的渔民风范
    蟳埔村蟳埔村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