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水榭戏台

水榭戏台(1/共10页)

  • 景点名称:水榭戏台
  •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中路衣锦坊水榭戏台,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水榭戏台
  • 区域编码:350102
  • 介绍

    水榭戏台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创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是郑姓住宅;清道光年间(1821-1851)为孙翼谋家族所有,以后长期都有孙氏子孙居住。经过多次重修,成为三座毗连、全坊较大的宅院。

    花厅的较大特色是建有水榭戏台,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它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内养有金鱼、鲫鱼、龟鳖等水族。建在池上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系单层平台;内顶上方形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戏台呈方形,面积30平方米。池旁石栏板,浮雕花卉;池东西两侧为假山、雪洞。戏台正对面建双层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墙头、檐下、屋脊灰塑花边纹饰等皆精工细作,造型独特,别具一格,至今保护完好。

    开放时间

    9:00-17:00,16:30清场。

    水榭戏台地图位置(模拟)

    水榭戏台精选点评

    是三座相邻、全坊最大宅院。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杂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四面围墙,皆用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花厅最大特色是水榭、戏台,是府内聚会、演戏地方。
    地方不大,但亭台池塘假山都全了,精巧趣味,独具匠心
    衣锦坊水榭戏台,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衣锦坊东口北侧,创建于(1573~1620年),后经多次改建。清道光年间,成为三座相邻、全坊最大宅院。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杂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四面围墙,皆用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水榭戏台的价值在于,将戏台建在自家宅院,并且建在水池上。水榭戏台所在宅院系郑氏宅院,郑宅系大户人家,每年正月初三办春酒或有其他婚嫁等喜事时,主人都盛情地请来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他们坐在厅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而女眷们则坐在酒楼和阁楼上看戏。如今,这一场景保存完好,身处其中参观,能够很形象地感受到当时的热闹。
    衣锦坊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戏台对面的阁楼是观戏者的席位,楼上则是女眷们坐的地方。
    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它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长年不涸,池内养有金鱼、鲫鱼、龟鳖等水族。建在池上的水榭戏台,坐南朝北,系单层平台;内顶上方形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戏台呈方形,面积30平方米。
    福州的水榭戏台位于三坊七巷的衣绵坊内,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是清朝陈鹏程的大宅院,院落内有一搭建在池塘水面上的戏台,是最主要的看点。
    水榭戏台是一座明三暗五的大宅院,有一座建于水池之上的戏台。当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方可建五进院落的宅邸,水榭戏台的主人官不到三品,用明三暗五既达成目的,又不僭越礼制。这种建筑方式在福州民居中广为存在,看来现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的做法是对古代传统的精准传承呐。
    这里的主人郑氏系大户人家,所以人来人往很频繁,人家来了,总得有事干啊。于是建了这个戏台,他们坐在厅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这座建在水池上的戏台,设计很讲究,尤其是对音响效果的追求。
    这座宅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衣锦坊。进入大门,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别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花厅的最大亮点就是这个水榭戏台,好象说也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是建在60来平方米的水池上,戏台呈方形,有30平米左右。池旁石栏板,浮雕花卉;池东西两侧为假山、雪洞。戏台正对面建双层楼阁,可供聚会、看戏或登高望远。
    水榭戏台水榭戏台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