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广东省景点

通济桥

通济桥(1/共9页)

  • 景点名称:通济桥
  •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普澜二路金鱼街52号附近
  • 地理位置: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普澜二路金鱼街52号通济桥
  • 区域编码:440604
  • 介绍

    通济桥在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意义,是佛山较早兴建的一座大木桥。据专家考证,该桥早期由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后来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15日23点起(既16日子时始),到16日23点前(既17日子时前),没有任何人出面组织,佛山万人空巷,为了一个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条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与“通济行”。这一习俗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至今已延续400多年。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通济桥地图位置(模拟)

    通济桥精选点评

    最喜欢过去扔生菜,生财有道理!
    今天是元宵节,下午经过同济路就看到很多市民开始行通济了,道路两旁卖风车生菜等的很多,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难觅,修复后的通济桥建筑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行通济,无闭翳”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听闻这一习俗历史悠久,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人们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手举风车、提着生菜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 我也是入乡随俗从十年前开始行同济,感觉挺有意思的,所以从没间断,今天陪同家里老人一起来感受这一节日氛围,人头涌涌,好热闹啊,中国民间传统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佛山的民间传统是正月十五闹通济[偷笑],很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行通济活动
    佛山通济桥是佛山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大木桥。通济桥横跨洛水河,始建于明代。通济桥长32米,宽9.9米。‘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
    同济桥承载当地人的生活的美好心愿,不仅是每年最隆重的传统节目之一,并且是小朋友老人玩耍休息的地方,拱桥上欣赏美景,凉亭里休闲纳凉
    佛山的地标之一。对外地人来说就是条桥,但对本地人有特殊意义
    佛山有句俗语“行通济,无闭翳”,元宵节数十万来自各地的人自发来到佛山的通济桥“行通济”,举着风车(转运之意)、摇着风铃、提着生菜(生财之意)浩浩荡荡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顺顺利利、万事胜意。
    今年的元宵节去凑了一个热闹,走了一回通济桥。感受了一番佛山人流行已久的民风民俗。非常热闹有趣。周围的道路人山人海,好多人都手捧意味发财的生菜,成群结队地走过通济桥,把生菜投到聚宝盆池里,祈求美好祝愿,很值得回味。
    “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人尽佳知,意思是行行“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15日夜晚11点起(既16日子时始),到16日11点前(既17日子时前),佛山市区的居民,为了一个共同的期望,同走一条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与“通济行”。这一习俗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至今已延续400多年。
    通济桥通济桥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