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张氏家庙

张氏家庙(1/共4页)

  • 景点名称:张氏家庙
  • 地址:塔下村村南山坡
  •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张氏家庙
  • 区域编码:350626
  • 介绍

    张氏家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家庙,雕梁画壁,非常精美。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池塘前的石坪上耸立着数十支根雕花柱。

    开放时间

    具体营业状态以当天开放情况为准。

    张氏家庙地图位置(模拟)

    张氏家庙精选点评

    是田螺坑土楼联票中的塔下村的一个景点。据说塔下村历史上都是张姓家族,所以这里就有了张姓家庙。位置在一个高坡上,家庙的规模在当地也算很大了,建筑很有闽西山区的风格,家庙前好多竿子上都写着历史上这个村出的官员名字。爬上戏台后面的山坡可以俯瞰整个家庙。
    是宋代移民到闽南的张氏一脉的宗庙,由中原迁徙到此,依然保留读书取仕、沙场建功的传统,家庙门口立有数十根雕花石柱,每一根都代表有一位族人考取功名或沙场拜将。
    从竹北经过新埔的外环道路,首先吸引目光的应该就是翘着燕尾的一家古厝,也就是位于和平街的张氏家庙。张氏家庙,俗称张家祠,创建人为张云龙,建于同治七年十月,为二层楼建筑,双进。光绪二十一年,日军予以焚毁。明治四十一年,张德修予以重建为原貌,仅一楼单进,燕尾亦甚短,不敢太长,以示谦虚。 新埔大部分的古厝,都位于和平街以北,而张氏家庙却是位于南边,因此进入单行道的和平街后,要留意南方的老房子及旁边的小巷子,不然就与张氏家庙擦身而过。 穿过狭窄的小巷后,张氏家庙的庙埕其实还蛮大的,早期应该是用来晒稻穀。家庙除了正身有燕尾外,左右厢房也都有燕尾,整个建筑状况还相当良好,原庙建于1968年,后来因被炸毁,1907年改建,算一算,也将近百年了。 张家在新埔也是大家族之一,堂前摆满了历代祖先的神主牌,单单这些神主牌就会让人有数大就是美的感觉,真是不简单。张家祠前,沃野良田,视景极佳,然无路可通,仅留庙后小巷自和平街绕进。 其他说明 根据新埔镇志记载,位于和平街347巷22号的「张氏家庙」,由张云龙建于同治七年,两年后竣工,原本是两层楼、双进建筑,后来遭日军焚毁;明治四十一年,张德修予以重建,才改为一楼单进的现貌。 「张氏家庙」前方有凤山溪流经,青山绵延,视野极佳,但因道路开闢和住宅兴建,目前变成背向和平街,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座古色古香的家庙。 「张氏家庙」从庭院到屋内,全部都是当年特别从大陆进口的青斗石所铺设,两侧横屋屋嵴则有相当罕见的燕尾,造型古朴典雅。张氏家庙目前虽无人居住,但仍保存相当完整,管理委员会担心家庙遭毁损、窃盗,最近主动向新竹县文化局提议,希望县府协助保存或指定为县定古蹟。
    此为张氏家庙,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祠堂。但到了之后院内有位老人热心给我们指点,这处屋顶上雕刻的什么、那扇门上又画了些什么,生怕我们漏掉了这里的精华。所以建议大家也提前查阅一些资料,或者参考下景区门口的介绍。
    没啥好去,现在的塔下,已经商业化太浓了,不是心中的那个地方
    性价比好,价格便宜合理,服务态度好
    中原发源的张氏宗亲的家庙,历史传承,姓氏文化传承。
    见证历史,见证文人,显示古人的智慧和纪念祖先的伟大。
    古式建筑,环境很好,雕刻非常精美
    张氏家庙张氏家庙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