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北京市景点

明昭陵

明昭陵(1/共30页)

  • 景点名称:明昭陵
  •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昭陵路
  • 地理位置: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
  • 区域编码:110114
  • 介绍

    明昭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大峪山东麓,紧挨着定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昭陵规制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但与泰、康等陵宝城模式相比较,显得更加精致壮观。其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三座。陵宫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的形态,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的甬道,另有棱恩殿、配殿五间,棱恩门三间。

    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其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修建夯土墓冢,封土前用砖墙挡住,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

    现在我们前往昭陵,可以看到已经修复好的棱恩殿、棱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等。另外在其左右配殿分别设有“明昭陵帝后史料陈列”和“明代皇族墓葬史料陈列”,介绍朱载和他的三位皇后、妃嫔的相关事迹和明代亲王、妃嫔的墓葬规制。

    开放时间

    全年 08:30-16:30开放

    优待政策

    儿童: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免费现役军人、消防员:凭有效证件(军人保障卡不作为有效证件),免费残疾人(含军残):凭有效残疾人证或军人残疾证,免费离休人员:凭有效证件,免费持北京通―养老助残卡人员:凭正式卡入园;使用临时卡的,需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免费老人:60周岁(含)以上,凭有效证件。,免费学生: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教),凭有效证件,半价社会保障人士:凭社会保障金领取证,半价港澳台青少年: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半价

    明昭陵地图位置(模拟)

    明昭陵精选点评

     昭陵,属于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j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20230521全天: 1、“明昭陵”位于5A景区“明十三陵”内。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7位妃子、2位太子、1位太监墓的总称,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天寿山山麓,几乎每座帝陵占一山头,建造共历时235年,目前仅开放“三陵一路”(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和康陵。十三陵在明末清初被李自成农民军和清摄政王多尔衮先后两次破坏,清代为笼络汉族臣民人心,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进行大规模修复,但在民国时期又遭劫,建国后在1980s、2003年(申报世遗期间)两次大修。定陵是13座皇陵中唯一被官方挖掘并开放地宫的必去之陵。 ①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昌赤路。 ②交通:公交直达,开车很好停。 ③旺季:无。 ④用时:1天。 ⑤注意事项:皇陵之间相距较远,但都有公交站,自驾游最佳。 2、昭陵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隆庆帝朱载j和3位皇后李、陈、李氏的合葬墓,占地3.46万平方米,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原是嘉靖帝为其亲生父母(正德帝朱厚照无子,死后由其堂弟嘉靖帝朱厚屑涛唬┧修,后废弃,明隆庆六年(1572年)复修为昭陵,是首次帝陵占用为别人所建的地宫。昭陵损毁严重,1987-1990年复建,成为建国后十三陵中首座大规模复原的帝陵,用的松木进口于美国。昭陵规制与定陵相同,特别处有: ①门口小院:目前是“明代清官史事展览”,内有明代著名清官轩r、王恕、刘戬、夏原吉、王Q、周新、况钟、薛u、鲁穆、于谦、张举、蒋瑶、鲁铎的生平事迹。 ②神功圣德碑:碑上无字,且自朱棣之后的各陵的圣德碑都无字。碑亭为现代重建。 ③东配殿:用作“海瑞生平事迹展”,内立海瑞铜像,并以蜡像和图文形式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④西配殿:用作“昭陵历史陈列”,展示了昭陵修复前后的照片对比,以及墓主的生平。 ⑤恩殿:阔5间进深4间,内部还原了后世子孙在祭祀隆庆帝时所用的乐器,以及祭品摆放。 ⑥明楼:碑因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焚毁而龟裂,形似龟甲。
    明昭陵位于北京昌平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恩门、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和他的三位皇后。穆宗,年号隆庆(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个平庸的皇帝,登基6个月便不愿过问政务,在位6年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政治主张。穆宗虽不关心政务,但大臣们的建议与作法也不反对,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隆庆议和",就是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促成的。隆庆议和发生于隆庆五年(1571),从此汉蒙两族二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无字碑石龟负碑,竖立于恩门前的碑亭内,空白无字,可能因皇帝功过难评之故。游人至此喜摸石龟,民谚道:摸摸乌0,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
    还行,历史文化深厚
    不错、人比较少
    明昭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隆庆帝朱载j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也是十三陵中唯一复建再现原有面貌的帝陵。昭陵的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昭陵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人们俗称为“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方城后的琉璃影壁也改泰、康等陵依墙而建的方式,为一半嵌入墙体之内的随墙而建的方式。
    非常好的一次参观浏览,首先是游人很少,幽静的环境可以静心回顾明史的兴衰存亡。反复多余的形式主义扫健康码、行程码让人厌恶!
    明昭陵,属于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j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开始修复,1992年修复完毕,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十三陵去过多回,但从未到过昭陵,去了发现昭陵是个宝藏景点。布局有月城这样的独特结构,陈设丰富,说明详尽通俗长知识。没有游人如织,到处收拾得干干净净。登上昭陵后山,整个谷地的十三陵宫阙金顶闪耀,庭院布局历历在目
    停车场不大,免费停车,景区整体不大,大部分按规制重建,可以领略帝王陵墓建制,门票价格合理,再多些相关资料介绍就更好了
    明昭陵明昭陵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