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北京市景点

清晏舫

清晏舫(1/共25页)

  • 景点名称:清晏舫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 地理位置: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
  • 区域编码:110108
  • 介绍

    清晏舫原称石肪。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船体长36米,用巨大的石块雕砌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用砖雕装饰,精巧华丽。

    开放时间

    具体开放时间请咨询景区

    清晏舫地图位置(模拟)

    清晏舫精选点评

    不错不错不错????????????????????????????????????????????????????????????????????????????????????????????????????????????????????
    体验感非常不错,分泌了超多多巴胺,超级快乐!
    在颐和园里的西堤上走了个来回,回到万寿山边,发现山脚边停靠着一座石舫,就是清晏舫。 这座似舟非舟的建筑,头朝昆明湖,尾对万寿山,放佛随时都可以在这昆明湖上游览一番,一赏这优美的皇家园林风光。 石舫通体白色,会让人怀疑它是不是用汉白玉或者大理石修筑的。它建于乾隆年间,最早的时候石舫的第二层是木制的中式舱房的式样,而在它被毁于英法联军的战乱中之后,又在光绪年间被重新修复了,只是修复之后的清晏舫,船身上有了个类似于蒸汽机轮的轮子,二楼的舱楼也被修造成了西式的,突然觉得有些讽刺。
    颐和园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名字取自海晏河清之意。“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清晏舫的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古诗云“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真是妙趣横生。
    石舫座落在昆明湖西北。这里原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引用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改台为船,全长36米,船体全部用大理石雕凿而成,期望江山稳如磐石,永不能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非常喜欢这个地方真的是太好看了
    石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
    石舫用巨大的石块雕砌而成。两层舱楼系木结构,但都油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用砖雕装饰,精巧华丽。修造舱楼的材料看似石材,其实是木料制成,再描绘上大理石的花纹。船体两侧还添建了两个西洋火轮船式的机轮。 舱内花砖铺地,窗上镶嵌五色玻璃,顶部用砖雕装饰。采用内排水的方法,雨水通过舱楼角落的四根空心柱,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石舫采用南方泊船的习惯,船尾向外。 清宴舫成为慈禧太后品茶用膳、消暑观景和中秋赏月的地方。
    在北京的颐和园西北角,有一个石舫,这就是著名的颐和园石舫,也称清晏舫,她初建于乾隆时期,最初舫上为中式建筑,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复建时改为石质西洋式建筑,有罗马柱,更有火轮驱动装置位于大船左右。
    智行畅游 崔毅
    清晏舫非常漂亮值得一看不错。。
    十点半很热的,我八点去入园,么参与导游讲解还扣我的钱,而且这个98没啥项目还贵,一样的门票加讲解人家要40就行了
    米游记阿雷讲的非常棒!
    米游记阿雷
    清晏舫清晏舫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