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北京市景点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1/共13页)

  • 景点名称:文天祥祠
  • 地址:府学胡同63号
  •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文天祥祠
  • 区域编码:110101
  • 介绍

    文天祥祠又叫文丞相祠,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明洪武九年改建为祠堂,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祠堂由大门、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进入院内,院子正当中是一块石碑,上面雕着文天祥的朝服相和遗言;东壁上刻着文天祥的《正气歌》,为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所写。

    前殿内是文天祥史料展览,正中为文丞相半身像,两侧墙上挂着文天祥的生平、作品、图像资料、评价等,从中可以看到文天祥壮烈的一生。再后是正殿,这里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正中是文天祥像,两侧是历代石刻等珍贵文物。

    院内种了一棵枣树,相传为文天祥手植。这棵枣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枝干虬曲,但却都自然倾斜向南,与地面成约45度角,体现了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精神。

    开放时间

    全年 周一 全天不开放;全年 周二-周日 09:30-17:00开放

    文天祥祠地图位置(模拟)

    文天祥祠精选点评

    立报国之志,养浩然正义―― 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宋末三杰”之一,只要一提到千古流传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的名字――文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中贡士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二十一岁时中状元,又改字宋瑞,之后以文山为号。二十一岁的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也算是凤毛麟角了,文天祥做官时政绩也是颇佳的,但因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遭遇了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就自请致仕了。元朝建立后,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组军勤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少保、封信国公,曾苦战东南、义使元营,苦苦维持局势,直至1278年在五坡岭战败被俘。元将张弘范逼文天祥写信劝降宋军,文天祥却写下了鼎鼎大名的《过零丁洋》,张弘范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都不禁敬服,不再逼迫,后将文天祥送至元大都。文天祥在北京就被关押在兵马司牢房,所以位置也就是现在府学胡同中的文天祥祠,文天祥在此被囚了将近四年,其间元庭多次派投降元朝的南宋官员云劝降,均未果;又派去了文天祥的女儿,文天祥也不愿因妻女而丧失气节;最后忽必烈亲见文天祥劝降,而文天祥却只求一死,忽必烈答应后又后悔,下诏阻止,但文天祥已然身死了。文天祥在被关押期间还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也成为传诵后世的作品。明朝建立后,洪武九年,为纪念和祭祀这位民族英雄,在原关押文天祥的徒劳旧址上建起了文天祥祠,是一座两进的四合院,由大门、过厅、享堂组成,院中还有一棵据传为文天祥亲手栽种的枣树。 今天是特意去参观文天祥祠,从西口进入府学胡同,经过府学胡同小学之后路北侧就是文天祥祠,提前在公众号上预约,现场需要手工核销预约,然后花5块钱买门票入内。两进的小院不大,第一进正中央位置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天祥像和他的绝笔《自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可以说是文天祥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表达了无怨无悔的情怀。东墙上刻着《正气歌》全文,这是明代书法家文征名所书。过厅里是一个关于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展览,另有折页小册子可以自取,展览内容仔细浏览下来有二十分钟足矣。二进院里有一棵“指南树”,据传是文天祥亲手栽种,树自然朝南,人们认为这表达了文天祥身处北方心向南宋故主的家国情怀。
    在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因为博物馆惠民活动才知道的这里。原本门票五元。网上预约的免费参观。展馆很小,只有两间,一件介绍生平事迹的,还有一间祠堂。半个小时就参观完了。值得一来。
    非常好的地方,历史悠久,非常值得看一看!
    文天祥祠,又称文丞相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明清两代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祠堂,其前址是文天祥被囚大都(今北京)时的土牢。
    从南锣鼓巷的东棉花胡同向东走,走到头过马路就是府学胡同,顺天府学,文天祥祠都在这里。文天祥祠很小,是个两进的院子,以前是囚禁文天祥的地方。前院有文天祥的画像,是雕刻在一个石碑上的,后院是一颗文天祥亲生栽下的枣树,今天又是硕果累累。有个不和谐的地方,有胡同里骑三轮车的车夫带客人尽量,使劲晃动枣树,枣子大量掉下,车夫捡起来就吃,边吃还边说,这个跟人参果似的,七百多年历史了。照这样晃下去,这颗一直指南的名树也活不了几年了。
    这个地方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也是好朋友去南锣鼓巷那里吃饭才在某地图的app上查到这个地方的,面积真的很小,本以为是免费的,结果还是有5元的门票??,当然了,也是有些内容的。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居,很有纪念意义。
    这里值得去,景色不错,性价比很好
    文丞相祠是为纪念南宋著名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奋力抗元被俘至元大都(北京)后,囚禁于兵马司土牢近4年时间,于1283年就义于柴市。 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按察司副使建祠堂。明永乐六年(1408年)正式列入祭典。明宣德、万历、清嘉庆、道光,以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 祠堂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堂屋三部分组成,面积近600平方米。过厅内为文天祥生平展,堂屋中保留有原祠堂的部分遗物和文天祥手迹等展品。院内尚有一株古枣树,枝干向南倾斜,传说为文天祥手植。 1979年,文丞相祠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修缮后对外开放。1995年又主要由文氏后裔捐款修饰一新。人们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文天祥的浩然正气。
    在府学胡同里面,小院清净,环境非常好,
    文天祥祠文天祥祠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