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慈阁

大慈阁(1/共30页)

  • 景点名称:大慈阁
  • 地址: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北国商城西侧)
  •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北国商城(出入口)西侧大慈阁(暂停营业)
  • 区域编码:130606
  • 介绍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北大街南端,又名大悲阁,其始建年代,据《保定府志》载,宋淳右十年(1250年)大慈阁为蒙古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张柔所建。现在的大慈阁是清代乾隆年间被焚后多次重修的建筑。

    大慈阁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钟楼、鼓楼和大慈阁。钟楼、鼓楼悄然相对,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北面是耸立的4.6米高石基上的主体建筑。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庙,原名“汉寿亭侯庙”,现存的该庙是1985年落地重修的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

    主体建筑--大慈阁,阁建于高5.4米的石台基上。阁前是22级台阶,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阁内两侧有壁画,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大慈阁通高31米,雄伟壮观,数十里外可见,昔人诗有“燕市珠楼树梢看,只图金阁碧云端”之句,列保定八景之一,称“市阁凌霄”。

    开放时间

    全年 08:30-17:00开放

    大慈阁地图位置(模拟)

    大慈阁精选点评

    保定大慈阁坐北朝南,占地1600平方米,高31米。整个建筑依山而建,气势磅礴。阁内布局严谨,设计精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阁顶悬有一口铜钟,高达2米,钟声悠扬,响彻古城。
    大慈阁位于真觉禅寺内,是保定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现在的大慈阁是清代乾隆年间被焚后多次重修的建筑。大慈阁高31米,昔人有“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图金阁碧云端”之诗句,是保定八景之一,称“市阁凌霄”。景区门票免费,直接进入参观,顺序: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关帝庙。后面的关帝庙为倒座关帝庙,国内比较少见,虽然里面的壁画已经看不清楚了还是值得看看的。院里到处可见的小和尚很可爱。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大慈阁为保定上谷八景之一,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真觉禅寺”,天王殿后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歇山布瓦顶,重檐三层。
    大慈阁,原名大悲阁,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大慈阁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真觉禅寺”,天王殿后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歇山布瓦顶,重檐三层。 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 前人赞美大慈阁的诗有:“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不染菩提云外出,行慈般若市中悬”等诗句。
    保定大慈阁位于保定莲花池对面,是元代名将蔡国公张柔所建。这是一组寺庙建筑,主体为大慈阁,故此得名,可惜因为疫情不对外开放。目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也称大悲阁,位于保定市区莲花池北面,直隶总督署东面,是一座元代的建筑。但没有对外开放,而且门口广场成了停车场和户外健身活动场地,感觉和精美的庙宇很不协调。
    这里环境卫生干净整洁,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大慈阁原名大悲阁,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穿行楼北街57号。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 一组寺庙建筑群体,因其主体建筑称大慈阁而得名。大慈阁为保定上谷八景之一, 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大慈阁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真觉禅寺”,天王殿后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歇山布瓦顶,重檐三层。
    每逢周一闭馆,请注意时间安排哦
    保定直隶总督府附近的一个景点。
    当看到的寺庙多了以后,步觉得差不多了
    大慈阁大慈阁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2 七彩生活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kankan660@qq.com